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城市有机更新下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6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1.2.1 研究目的第16页
        1.2.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第17-18页
        1.3.1 研究对象第17页
        1.3.2 研究范围第17-18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8-21页
        1.4.1 国外关于有机更新改造的研究第18-19页
        1.4.2 国内关于有机更新改造的研究第19-20页
        1.4.3 我国城市有机更新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第20-21页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21-25页
        1.5.1 研究方法第21-23页
        1.5.2 研究框架第23-25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综述第25-35页
    2.1 沿街建筑外立面第25-27页
        2.1.1 建筑外立面的含义第25页
        2.1.2 建筑外立面的研究意义第25页
        2.1.3 建筑外立面设计的主要内容第25-27页
    2.2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第27-29页
        2.2.1 “有机更新”的概念第27页
        2.2.2 城市“有机更新”的四种维度第27-29页
        2.2.3 “有机更新”的方法和途径第29页
    2.3 视知觉和格式塔原理第29-33页
        2.3.1 整体闭合性第29-30页
        2.3.2 图与背景第30-31页
        2.3.3 统一连续法则第31-33页
    2.4 场所精神理论第33-35页
        2.4.1 场所现象第33页
        2.4.2 场所结构第33页
        2.4.3 场所精神第33-35页
第三章 城市有机更新下沿街建筑立面改造案例分析和借鉴第35-53页
    3.1 城市“有机更新”案例分析和借鉴第35-44页
        3.1.1 杭州市武林路商业街区“有机更新”第36-40页
        3.1.2 柏林波茨坦广场中心街区的“有机更新”第40-44页
    3.2 城市沿街建筑立面改造案例分析和借鉴第44-52页
        3.2.1 广州市下九路、北京路段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第44-48页
        3.2.2 墨尔本联邦广场街区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第48-52页
    3.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的启示和应用第53-64页
    4.1 “有机更新”对旧城更新的启示第53-57页
        4.1.1 开创区域特色,多元复合发展第53-54页
        4.1.2 延续城市文脉,实现功能置换第54-55页
        4.1.3 重构图形图底,追求新老融合第55-56页
        4.1.4 激活可认知性,重塑场所精神第56-57页
    4.2 有机更新理论在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中的应用第57-63页
        4.2.1 建筑轮廓线第57-58页
        4.2.2 D/H与D/W第58-60页
        4.2.3 形态与色彩第60-61页
        4.2.4 材质与构造第61-62页
        4.2.5 立面连续性第62-63页
    4.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在沿街建筑立面改造上的实践—以合肥市长江中路的立面改造设计为例第64-81页
    5.1 合肥市长江中路的发展历程第64-66页
        5.1.1 新中国建国时期第64页
        5.1.2 改革开放时期第64页
        5.1.3 九十年代时期第64-65页
        5.1.4 二十一世纪初时期第65-66页
        5.1.5 十三五时期第66页
    5.2 长江中路立面现状研究及分析第66-73页
        5.2.1 区位分析第66-68页
        5.2.2 业态分析第68页
        5.2.3 建筑高度分析第68-69页
        5.2.4 长江中路沿街建筑概况分析第69-72页
        5.2.5 长江中路沿街建筑现存问题分析第72-73页
    5.3 长江中路沿街建筑立面改造方案设计第73-78页
        5.3.1 立面改造设计地段选择第73-74页
        5.3.2 高层建筑第74-75页
        5.3.3 多层建筑第75-76页
        5.3.4 低层建筑第76-78页
    5.4 改造后的启示与不足第78-81页
        5.4.1 启示与不足第78-79页
        5.4.2 改造前后效果展示第79-81页
第六章 结语第81-84页
    6.1 各章概述第81-82页
    6.2 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策略第82-83页
        6.2.1 有机更新与立面改造相结合第82页
        6.2.2 强化可认知的场所设计第82-83页
        6.2.3 改造过程的经济性与连续性第83页
    6.3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附录1 调研建筑记录表第86-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滑无网格法及其在二维弹性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Copula函数的CPI相关性分析及模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