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2-28页 |
1.1 半导体胶体量子点的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1.2 半导体胶体量子点的物理特性 | 第15-18页 |
1.3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4 量子点太阳能光伏器件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5 量子点光探测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1.6 量子点生物荧光成像与双光子吸收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1.7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6-28页 |
2 主要表征设备和半导体胶体量子点的合成 | 第28-41页 |
2.1 主要表征设备 | 第28-33页 |
2.1.1 X射线衍射 | 第28-29页 |
2.1.2 稳态和瞬态荧光光谱仪 | 第29-30页 |
2.1.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0-31页 |
2.1.4 光电子能谱 | 第31-33页 |
2.2 PbSe量子点的合成 | 第33-41页 |
2.2.1 热注入法合成量子点 | 第33-36页 |
2.2.2 量子点生长模型 | 第36-39页 |
2.2.3 量子点的尺寸与带隙之间的关系 | 第39-41页 |
3 CdSe量子点-ZnO和CdSe/ZnS量子点-石墨烯异质结界面的能带结构研究 | 第41-56页 |
3.1 CdSe量子点-ZnO薄膜异质结的制备与表征 | 第42-46页 |
3.1.1 CdSe量子点的合成与表征 | 第42-44页 |
3.1.2 CdSe量子点-ZnO薄膜异质结的界面处理与制备 | 第44-46页 |
3.2 CdSe量子点-ZnO异质结界面能带结构的测量 | 第46-50页 |
3.3 结果讨论 | 第50-52页 |
3.4 CdSe/ZnS量子点-石墨烯异质结的制备 | 第52-53页 |
3.5 CdSe/ZnS量子点-石墨烯异质结界面价带带阶的测量 | 第53-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量子点-石墨烯异质结构光探测器的研究 | 第56-76页 |
4.1 量子点-石墨烯异质结构光探测器的制备 | 第57-62页 |
4.2 量子点-石墨烯异质结构光探测器的表征 | 第62-67页 |
4.3 量子点与石墨烯间Forster共振能量传递的模型与解释 | 第67-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5 Zn~(2+)掺杂Cu-In-Zn-S量子点双光子吸收的研究 | 第76-88页 |
5.1 Cu-In-Zn-S量子点的制备 | 第77-78页 |
5.2 Cu-In-Zn-S量子点双光子吸收的测量实验 | 第78-80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80-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8-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8页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