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26页 |
一、研究背景与价值 | 第12-17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三、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四、研究的方法与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一章 高校官方微信发展态势分析 | 第26-35页 |
第一节 高校官方微信的兴起与嬗变 | 第26-28页 |
一、高校官方微信兴起的原因 | 第26-27页 |
二、高校官方微信嬗变的过程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高校官方微信整体发展样貌 | 第28-33页 |
一、覆盖范围广 | 第29-30页 |
二、分布不均衡 | 第30页 |
三、影响力悬殊 | 第30-33页 |
第三节 高校官方微信的传播特性 | 第33-35页 |
一、传播的垂直化 | 第33页 |
二、传播的互动性 | 第33-34页 |
三、传播的吸附性 | 第34-35页 |
第二章 山东师范大学官方微信发展现状分析 | 第35-52页 |
第一节 山东师范大学官方微信总体运营情况 | 第35-39页 |
一、山东师范大学官方微信的运营成绩 | 第35-37页 |
二、选定研究案例及样本范围的依据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山东师范大学官方微信文本分析 | 第39-52页 |
一、研究设计 | 第39-43页 |
二、数据分析和研究发现 | 第43-52页 |
第三章 山东师范大学官方微信现存问题 | 第52-60页 |
第一节 定位模糊,官微属性不突出 | 第52-54页 |
第二节 文本单一,内容形式刻板化 | 第54-57页 |
第三节 互动不足,传受双方少沟通 | 第57-58页 |
第四节 团队松散,专业技术较薄弱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关于高校官方微信发展策略的思考 | 第60-73页 |
第一节 精准个性定位 | 第60-63页 |
一、属性定位:体现官方权威地位 | 第60-61页 |
二、受众定位:明确师生目标定位 | 第61-62页 |
三、功能定位:兼容宣传与教育性 | 第62-63页 |
第二节 打造精品文本 | 第63-66页 |
一、柔和活泼的语言风格 | 第63页 |
二、青春实用的话题类型 | 第63-64页 |
三、入木三分的吸睛标题 | 第64页 |
四、增强文章的视听享受 | 第64-65页 |
五、注重排版的整洁美观 | 第65页 |
六、遵循数量化推送规律 | 第65-66页 |
第三节 促进双向互动 | 第66-69页 |
一、增强与用户的互动 | 第66-68页 |
二、增强与其它媒体的联动 | 第68-69页 |
第四节 强化团队建设 | 第69-71页 |
一、领导者提升新媒体眼光 | 第69-70页 |
二、培养全能型运营人才 | 第70页 |
三、推行科学管理机制 | 第70-71页 |
第五节 提升品牌影响力 | 第71-73页 |
一、线上互推:品牌聚合协力传播 | 第71-72页 |
二、线下互动:品牌体验助力传播 | 第72-73页 |
结语 | 第73-74页 |
注释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1:山东师范大学官方微信文本编码标准和编码表 | 第81-85页 |
附录 2:访谈提纲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