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胆安神法电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1-18页 |
| 1.1 失眠症定义及流行病学 | 第11页 |
| 1.2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第11-13页 |
| 1.2.1 病因病理 | 第11页 |
| 1.2.2 诊断与分类 | 第11-13页 |
| 1.3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第13页 |
| 1.3.1 病因病机 | 第13页 |
| 1.4 西医治疗手段 | 第13-15页 |
| 1.4.1 非药物治疗 | 第13-14页 |
| 1.4.2 药物治疗 | 第14-15页 |
| 1.5 中医治疗手段 | 第15-16页 |
| 1.5.1 中药治疗 | 第15页 |
| 1.5.2 针灸治疗 | 第15-16页 |
| 1.6 针灸治疗原则 | 第16-18页 |
| 1.6.1 宁心安神法 | 第16-17页 |
| 1.6.2 调阴阳跷法 | 第17页 |
| 1.6.3 疏肝安神法 | 第17页 |
| 1.6.4 调任督法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8-31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 2.1.1 病例来源 | 第18页 |
| 2.1.2 诊断标准 | 第18页 |
| 2.1.3 纳入标准 | 第18-19页 |
| 2.1.4 排除标准 | 第19页 |
| 2.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第19页 |
| 2.2 随机分组 | 第19页 |
| 2.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2.3.1 治疗方法 | 第19-20页 |
| 2.3.2 药物及器具说明 | 第20页 |
| 2.4 观察方法 | 第20-21页 |
| 2.4.1 观察指标 | 第20页 |
| 2.4.2 疗效性指标 | 第20-21页 |
| 2.4.3 不良反应观察 | 第21页 |
| 2.5 统计分析 | 第21页 |
| 2.6 研究结果 | 第21-28页 |
| 2.6.1 基数资料比较 | 第21-24页 |
| 2.6.2 疗效比较 | 第24-28页 |
| 2.6.3 分析 | 第28页 |
| 2.7 讨论 | 第28-31页 |
| 2.7.1 实胆安神法治疗失眠的理论依据 | 第28-29页 |
| 2.7.2 实胆安神法的选穴依据 | 第29-30页 |
| 2.7.3 不足与展望 | 第30-31页 |
| 结语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 附录 | 第35-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