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电网利用率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1 输电网利用率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2 配电网利用率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14-16页 |
| 第2章 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综合评价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 2.1 综合评价基本理论 | 第16-17页 |
| 2.2 几种典型的综合评价方法 | 第17-23页 |
| 2.2.1 层次分析法 | 第18-19页 |
| 2.2.2 灰色综合评价法 | 第19-21页 |
| 2.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1-22页 |
| 2.2.4 熵权法 | 第22-23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 第24-39页 |
| 3.1 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第24页 |
| 3.2 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综合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 第24-31页 |
| 3.2.1 宏观影响因素集 | 第25-27页 |
| 3.2.2 微观影响因素集 | 第27-31页 |
| 3.3 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综合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31-33页 |
| 3.3.1 评价指标的筛选原理 | 第31-32页 |
| 3.3.2 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综合评价指标的初选 | 第32页 |
| 3.3.3 指标筛选的聚类分析 | 第32-33页 |
| 3.3.4 指标筛选的变异系数分析 | 第33页 |
| 3.4 综合评价体系结构与指标计算 | 第33-38页 |
| 3.4.1 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综合评价体系结构 | 第33-35页 |
| 3.4.2 综合评价指标定义与计算方法 | 第35-38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考虑指标关联的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第39-46页 |
| 4.1 考虑指标关联的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综合评价模型 | 第39-40页 |
| 4.2 灰色关联变权法 | 第40-41页 |
| 4.2.1 灰色关联度基本模型 | 第40页 |
| 4.2.2 指标间灰色关联度矩阵 | 第40页 |
| 4.2.3 阈值的确定 | 第40-41页 |
| 4.2.4 权重调整 | 第41页 |
| 4.3 模糊积分 | 第41-43页 |
| 4.3.1 模糊积分理论 | 第42页 |
| 4.3.2 模糊测度的确定 | 第42-43页 |
| 4.4 指标评价标准 | 第43-45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5章 实际算例分析 | 第46-54页 |
| 5.1 综合评价步骤 | 第46页 |
| 5.2 算例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46-53页 |
| 5.2.1 算例计算过程 | 第46-51页 |
| 5.2.2 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结论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