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5页 |
前言 | 第16-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设计 | 第17-20页 |
1、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页 |
3、研究方法概述 | 第18-19页 |
4、拟解决科学问题和研究创新点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页 |
第一章 全球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分布预测研究 | 第22-37页 |
研究背景 | 第22页 |
研究数据 | 第22-24页 |
1. 全球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监测数据 | 第22-23页 |
2. 全球气候生态环境数据 | 第23-24页 |
3. 基础地图 | 第24页 |
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1. 生态位模型介绍 | 第24-25页 |
2. 全球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分布预测 | 第25页 |
研究结果 | 第25-31页 |
1.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生存分布的气象影响因素 | 第25-29页 |
2. 全球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分布预测 | 第29页 |
3. 全球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季节性分布预测 | 第29-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第二章 全球寨卡病毒病分布预测研究 | 第37-60页 |
研究背景 | 第37页 |
研究数据 | 第37-40页 |
1. 2015 年–2016 年全球寨卡病毒病疫情监测数据 | 第37-38页 |
2. 全球各城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分布概率 | 第38页 |
3. 全球2010年–2015 年月平均气象数据 | 第38-39页 |
4. 全球人口数据、海拔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基础地图 | 第39页 |
5. 寨卡病毒病分布预测研究数据库 | 第39-40页 |
分析方法 | 第40-44页 |
1. 2015 年–2016 年全球寨卡病毒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第40页 |
2. 增强回归树模型预测全球媒介传播的寨卡病毒病本地传播风险 | 第40-43页 |
3. 全球寨卡病毒病本地传播风险人口和风险面积评估 | 第43-44页 |
研究结果 | 第44-54页 |
1. 2015 年–2016 年全球寨卡病毒病疫情流行特征 | 第44-45页 |
2. 影响媒介传播的寨卡病毒病本地传播风险的环境因素 | 第45-48页 |
3. 全球寨卡病毒病本地传播风险的分布预测 | 第48-51页 |
4. 全球寨卡病毒病本地传播风险人口和风险面积评估 | 第51-54页 |
讨论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第三章 中国内地寨卡病毒病输入传播风险评估研究 | 第60-75页 |
研究背景 | 第60页 |
研究数据 | 第60-61页 |
1. 中国寨卡病毒病输入病例数据和全球寨卡病毒病疫情数据 | 第60页 |
2. 中国内地各城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栖息地分布数据 | 第60页 |
3. 疫源国家来华国际航班客流量数据和边民互市数据 | 第60-61页 |
4. 中国内地气候生态环境数据、月气象数据、人口数据和基础地图 | 第61页 |
5. 全球疫源国家疫区风险人口 | 第61页 |
分析方法 | 第61-64页 |
1. 中国2016年输入寨卡病毒病病例的分布特征 | 第61-62页 |
2. 中国内地寨卡病毒病输入风险评估 | 第62页 |
3. 中国内地寨卡病毒病输入传播风险评估 | 第62-64页 |
研究结果 | 第64-70页 |
1. 中国2016年寨卡病毒病输入病例的分布特征 | 第64-66页 |
2. 中国内地寨卡病毒病输入风险评估 | 第66-67页 |
3. 中国内地寨卡病毒病输入后本地传播风险评估 | 第67-70页 |
讨论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