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大型钢筒仓在储料荷载及风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能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4-36页
    1.1 钢筒仓的结构形式及发展趋势第14-20页
        1.1.1 前言第14-15页
        1.1.2 钢筒仓的结构形式第15-17页
        1.1.3 钢筒仓的发展趋势第17-20页
    1.2 钢筒仓工程事故案例分析第20-25页
        1.2.1 杭州市余杭水泥钢筒仓倾覆事故第20-21页
        1.2.2 内蒙古某电厂粉煤灰钢筒仓倾覆事故第21-22页
        1.2.3 辽宁省抚顺市某粉煤灰钢筒仓倾覆事故第22-23页
        1.2.4 圆柱形薄壳结构的风毁事故第23-25页
    1.3 钢筒仓稳定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25-32页
        1.3.1 钢筒仓储料荷载研究第25-26页
        1.3.2 圆柱壳结构的稳定性第26-27页
        1.3.3 钢筒仓结构稳定性研究第27-29页
        1.3.4 钢筒仓及圆柱壳结构的风致稳定第29-32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第32-36页
        1.4.1 本文工作的前景第32-33页
        1.4.2 本文工作的主要内容第33-36页
第2章 大型钢筒仓储料荷载分析第36-52页
    2.1 引言第36-37页
    2.2 我国规范和欧洲规范的主要差异第37-42页
        2.2.1 适用范围第37页
        2.2.2 筒仓分类第37-38页
        2.2.3 储料流动模式第38-40页
        2.2.4 储料物理力学性能参数第40页
        2.2.5 仓壁表面等级第40-41页
        2.2.6 作用评估等级第41页
        2.2.7 安全等级第41-42页
        2.2.8 建造质量等级第42页
    2.3 储料荷载第42-46页
        2.3.1 轴对称储料荷载第43-44页
        2.3.2 小偏心储料荷载第44页
        2.3.3 大偏心卸料荷载第44-45页
        2.3.4 大偏心装料荷载第45页
        2.3.5 储料荷载工况分析第45-46页
    2.4 算例分析第46-51页
        2.4.1 轴对称储料荷载曲线第47-48页
        2.4.2 小偏心装卸料块荷载幅值第48-49页
        2.4.3 大偏心卸料荷载曲线第49-51页
    2.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大型钢筒仓轴对称卸料荷载下的稳定性能第52-88页
    3.1 引言第52-53页
    3.2 工程算例与有限元模型第53-61页
        3.2.1 工程算例第53页
        3.2.2 有限元模型第53-54页
        3.2.3 带初始几何缺陷模型第54-56页
        3.2.4 仓壁厚度的分布形式第56-57页
        3.2.5 稳定性分析类型第57-58页
        3.2.6 1/2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第58-60页
        3.2.7 稳定承载力的定义第60-61页
    3.3 有限元分析结果第61-69页
        3.3.1 LA分析结果第61-62页
        3.3.2 LBA分析结果第62-64页
        3.3.3 GNA分析结果第64-65页
        3.3.4 GNIA分析结果第65-66页
        3.3.5 GMNA分析结果第66-68页
        3.3.6 GMNIA分析结果第68-69页
    3.4 稳定承载力分析第69-72页
        3.4.1 几何非线性效应第71页
        3.4.2 材料非线性效应第71-72页
        3.4.3 初始几何缺陷效应第72页
    3.5 容耗比指标分析第72-74页
        3.5.1 容耗比指标的定义第72-73页
        3.5.2 容耗比指标分析第73-74页
    3.6 钢筒仓稳定性分析的影响因素第74-86页
        3.6.1 材料屈服强度的影响第74-75页
        3.6.2 仓壁建造等级的影响第75-76页
        3.6.3 仓壁磨蚀的影响第76页
        3.6.4 仓顶环梁的影响第76-77页
        3.6.5 基础嵌固刚度的影响第77-78页
        3.6.6 焊缝缺陷分布的影响第78-79页
        3.6.7 仓壁厚度分布的优化第79-82页
        3.6.8 仓壁加劲肋的影响第82-84页
        3.6.9 仓壁洞口的影响第84-85页
        3.6.10 仓壁表面等级的影响第85-86页
    3.7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4章 大型钢筒仓偏心卸料荷载下的稳定性能第88-116页
    4.1 引言第88-89页
    4.2 小偏心卸料荷载稳定分析参数的确定第89-91页
        4.2.1 小偏心卸料块荷载幅值第89-90页
        4.2.2 相对偏心距e/d_c的确定第90页
        4.2.3 块荷载作用高度h_p的确定第90-91页
    4.3 小偏心卸料荷载下的稳定性能第91-99页
        4.3.1 LBA分析结果第91-93页
        4.3.2 GNA分析结果第93-94页
        4.3.3 GNIA分析结果第94-96页
        4.3.4 GMNA分析结果第96-97页
        4.3.5 GMNIA分析结果第97-99页
    4.4 大偏心卸料荷载下稳定性分析参数第99-103页
        4.4.1 偏心流动通道半径r_c第99页
        4.4.2 偏心流动通道偏心距e_c第99-100页
        4.4.3 偏心流动通道接触角θ_c第100-101页
        4.4.4 偏心流动通道的Janssen特征深度z_(oc)第101-102页
        4.4.5 大偏心储料荷载幅值第102-103页
        4.4.6 最不利半径比r_c/r第103页
    4.5 大偏心卸料荷载下的稳定性能第103-110页
        4.5.1 LA分析结果第103-105页
        4.5.2 LBA分析结果第105-106页
        4.5.3 GNA分析结果第106-107页
        4.5.4 GNIA分析结果第107-108页
        4.5.5 GMNA分析结果第108-109页
        4.5.6 GMNIA分析结果第109-110页
    4.6 稳定承载力分析第110-113页
        4.6.1 几何非线性效应第111页
        4.6.2 材料非线性效应第111-112页
        4.6.3 初始几何缺陷效应第112-113页
    4.7 容耗比指标分析第113-114页
    4.8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第5章 大型钢筒仓大偏心装料荷载下的稳定性能第116-126页
    5.1 引言第116页
    5.2 大偏心装料荷载分布第116-118页
    5.3 大偏心装料荷载下稳定性分析参数第118-119页
        5.3.1 仓顶储料锥体相对偏心距e_t/d_c第118页
        5.3.2 仓顶储料锥体坡度β第118页
        5.3.3 大偏心装料荷载幅值第118-119页
    5.4 大偏心装料荷载下的稳定性能第119-123页
        5.4.1 LA分析结果第119-120页
        5.4.2 LBA分析结果第120-121页
        5.4.3 GNA分析结果第121页
        5.4.4 GNIA分析结果第121-122页
        5.4.5 GMNA分析结果第122页
        5.4.6 GMNIA分析结果第122-123页
    5.5 稳定承载力分析第123页
    5.6 容耗比指标分析第123-125页
    5.7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第6章 大型钢筒仓风荷载下的稳定性能第126-152页
    6.1 引言第126页
    6.2 钢筒仓风荷载及工况组合第126-130页
        6.2.1 风荷载第126-129页
        6.2.2 风压参与的荷载组合工况第129-130页
    6.3 钢筒仓稳定分析临界风速的确定及其工程意义第130-133页
    6.4 大型钢筒仓风荷载下的稳定性能第133-145页
        6.4.1 满仓工况有限元分析结果第133-139页
        6.4.2 空仓工况有限元分析结果第139-145页
    6.5 稳定承载力分析第145-150页
        6.5.1 几何非线性效应第146-147页
        6.5.2 材料非线性效应第147-149页
        6.5.3 初始几何缺陷效应第149-150页
    6.6 本章小结第150-152页
第7章 新型蜂窝形钢筒仓及其稳定性能第152-183页
    7.1 引言第152-154页
    7.2 新型蜂窝形钢筒仓及其特点第154-155页
    7.3 单仓结构的稳定性能第155-166页
        7.3.1 六边形单仓分析条件与有限元模型第155-156页
        7.3.2 等长细比圆形钢筒仓分析第156-157页
        7.3.3 单仓的结构选型及稳定性能第157-165页
        7.3.4 讨论第165-166页
    7.4 组合群仓结构的稳定性能第166-175页
        7.4.1 两仓组合群仓第166-169页
        7.4.2 三仓组合群仓第169-171页
        7.4.3 四仓组合群仓第171-174页
        7.4.4 讨论第174-175页
    7.5 蜂窝形钢筒仓工程实例分析第175-181页
        7.5.1 工程概况第175-176页
        7.5.2 蜂窝形钢筒仓稳定分析荷载工况第176-177页
        7.5.3 蜂窝形钢筒仓的稳定性能第177-180页
        7.5.4 讨论第180-181页
    7.6 本章小结第181-183页
第8章 结论第183-186页
    8.1 本文主要结论第183-184页
    8.2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184-186页
参考文献第186-192页
科研成果第192页

论文共1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绵羊无形体自然疫源地调查及其对人致病性研究
下一篇:寨卡病毒病传播风险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