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8-9页 |
1.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第二章 电路量子电动力学的简介 | 第10-20页 |
2.1 电路量子电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 第10-15页 |
2.1.1 原子与光场相互作用的半经典理论 | 第10-11页 |
2.1.2 原子与光场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 | 第11-15页 |
2.2 电路量子电动力学的物理结构 | 第15-19页 |
2.2.1 Circuit QED的物理结构及其哈密顿量 | 第15-16页 |
2.2.2 基于Josephson结构的超导量子位 | 第16-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压缩态光场的理论 | 第20-30页 |
3.1 电磁场的量子化 | 第20-22页 |
3.2 描述光场的量子态 | 第22-27页 |
3.2.1 粒子数态 | 第22-23页 |
3.2.2 相干态 | 第23-24页 |
3.2.3 压缩态 | 第24-27页 |
3.3 压缩态的获得 | 第27-29页 |
3.3.1 简并参量放大过程产生压缩光 | 第27-28页 |
3.3.2 非简并参量放大过程产生压缩光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介观电路的量子化 | 第30-34页 |
4.1 介观电路量子化的方法与思路 | 第30页 |
4.2 经典LC电路模型及其量子化方法分析 | 第30-3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五章 谐振电路系统中的超强压缩 | 第34-42页 |
5.1 超导LC谐振电路的物理结构 | 第34-35页 |
5.2 基于VPPC结构的超强压缩的实现 | 第35-40页 |
5.2.1 系统有效哈密顿量及其量子化 | 第35-36页 |
5.2.2 单模压缩 | 第36-38页 |
5.2.3 双模压缩 | 第38-4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