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2-21页 |
一、选题原由与写作主旨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7页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大纲 | 第17-21页 |
第一章 传统与语言——郑敏新诗传统观的西方诗论背景 | 第21-30页 |
第一节 西方现代视野下的传统观 | 第21-25页 |
一、托·斯·艾略特:摒弃个性归附传统 | 第21-23页 |
二、爱德华·希尔斯:大文化意义下的传统 | 第23-25页 |
第二节 西方现代语言学转向: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 | 第25-30页 |
一、弗迪南·德·索绪尔: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 第25-27页 |
二、雅克·德里达:破除二元对立的非中心论语言观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断裂与回归——郑敏新诗传统观的发展与变化 | 第30-38页 |
第一节 新诗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 第30-34页 |
一、与传统断裂的文化阵痛 | 第30-31页 |
二、人工断流后的新诗“无经典” | 第31-33页 |
三、“学西之路”的水土不服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新诗传统问题的新变化 | 第34-38页 |
一、语言·对话·多元:郑敏新诗传统观的新维度 | 第34-36页 |
二、重塑文化自信:后殖民语境下的郑敏新诗传统观 | 第36-38页 |
第三章 重审与继承——郑敏新诗传统观的理论内涵 | 第38-45页 |
第一节 新诗发展道路:重回传统找回新诗自主权 | 第38-40页 |
一、新诗与传统:新诗在寻找自己 | 第38-39页 |
二、诗人与传统:诗人必须自救 | 第39-40页 |
第二节 重回传统的途径:新诗继承传统的三大方向 | 第40-45页 |
一、古典诗韵:古诗的节奏韵律和艺术技巧 | 第41-42页 |
二、汉语魅力:古典文言的语言和文字 | 第42-43页 |
三、文化传统:古代诗论境界、哲学思想及东方精神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复古与保守——对郑敏新诗传统观的质疑与反思 | 第45-55页 |
第一节 文化保守主义:回归传统是否等于保守倒退 | 第45-48页 |
一、质疑郑敏对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评价 | 第45-47页 |
二、基于传统的新文化保守主义并非倒退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更彻底的“反传统”:西方理论背景下的回归传统 | 第48-51页 |
一、理论质疑:依据神秘主义的语言观 | 第49-50页 |
二、阐释质疑:对西方理论进行脱离语境的简单化阐释 | 第50-51页 |
第三节 聚焦与反思:郑敏新诗传统观的创见与局限 | 第51-55页 |
一、聚焦当下:中国新诗应走向何处 | 第51-52页 |
二、反思与前瞻:如何平衡“化古”与“学西”中的异质性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