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波导光学与集成光学论文--光纤元件论文

新型光子晶体光纤的设计、分析及应用研究

致谢第9-10页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36页
    1.1 光子晶体与光子晶体光纤第20-22页
        1.1.1 光子晶体第20页
        1.1.2 光子晶体光纤的定义及分类第20-22页
    1.2 光子晶体光纤发展第22-34页
        1.2.1 高双折射PCF的研究进展第22-24页
        1.2.2 高非线性PCF的研究进展第24-26页
        1.2.3 特殊色散特性PCF的研究进展第26-31页
        1.2.4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进展第31-34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34-36页
第二章 光子晶体光纤特性和理论计算方法第36-48页
    2.1 光子晶体光纤的基本特性第36-41页
        2.1.1 无限单模传输特性第36-37页
        2.1.2 高双折射特性第37-38页
        2.1.3 高非线性特性第38-39页
        2.1.4 可调的色散特性第39-41页
    2.2 光子晶体光纤的理论计算方法第41-47页
        2.2.1 有限元法第41-44页
        2.2.2 平面波展开法第44-46页
        2.2.3 光束传播法第46-47页
    2.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偏振分束器研究第48-81页
    3.1 模式耦合理论第48-51页
        3.1.1 模式耦合方程第48-50页
        3.1.2 模式耦合方程的求解第50-51页
    3.2 偏振分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第51-56页
        3.2.1 工作原理第51-53页
        3.2.2 性能指标第53-56页
    3.3 基于新型DC-PCF的偏振分束器第56-65页
        3.3.1 结构与模型第57页
        3.3.2 结构参数的选取及数值计算第57-64页
        3.3.3 偏振分束器性能计算第64-65页
    3.4 基于液晶填充的DC-PCF偏振分束器第65-80页
        3.4.1 液晶的折射率特性第66-69页
        3.4.2 设计思路及结构第69-70页
        3.4.3 数值计算及结构参数优化第70-75页
        3.4.4 液晶DC-PCF偏振分束器性能第75-80页
    3.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四章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滤波器研究第81-98页
    4.1 设计思路及滤波器结构第82-84页
        4.1.1 相位匹配条件第82-83页
        4.1.2 非对称DC-PCF结构第83-84页
    4.2 数值计算及结构参数优化第84-95页
        4.2.1 结构参数对 λPMW的影响第84-88页
        4.2.2 不同入射波长光的耦合特性第88-95页
    4.3 滤波器性能仿真第95-97页
    4.4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五章 光子晶体光纤平坦中红外超连续谱产生研究第98-119页
    5.1 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的基本理论第98-103页
        5.1.1 光子晶体光纤中的色散第98-99页
        5.1.2 光子晶体光纤中非线性效应第99-101页
        5.1.3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及其求解方法第101-103页
    5.2 光纤设计与计算第103-112页
        5.2.1 设计思路第103-107页
        5.2.2 光纤结构第107-108页
        5.2.3 光纤性能分析第108-112页
    5.3 超连续产生分析第112-118页
        5.3.1 光纤长度对输出SC影响第112-114页
        5.3.2 泵浦参数对输出SC影响第114-116页
        5.3.3 最优泵浦参数和光纤长度下的输出谱第116-118页
    5.4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9-121页
    6.1 研究总结第119-120页
    6.2 展望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134-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遗嘱执行人制度的完善
下一篇:行政执法和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