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晶体学论文

光子晶体的自组装制备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37页
    1.1 光子晶体第11-12页
        1.1.1 光子晶体的定义第11-12页
    1.2 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第12-22页
        1.2.1 机械加工法第13页
        1.2.2 层层堆积法第13-14页
        1.2.3 光刻方法第14-15页
        1.2.4 激光全息干涉法第15-16页
        1.2.5 掠角沉积法第16-17页
        1.2.6 胶体自组装法第17-21页
            1.2.6.1 重力沉降自组装第17-18页
            1.2.6.2 离心力场下的自组装第18页
            1.2.6.3 过滤沉降自组装第18-19页
            1.2.6.4 垂直沉降自组装第19-20页
            1.2.6.5 电泳沉积自组装第20-21页
            1.2.6.6 磁力调控自组装第21页
        1.2.7 模板法第21-22页
    1.3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模拟分析第22-23页
        1.3.1 FDTD的发展第22-23页
        1.3.2 FDTD的应用第23页
    1.4 响应性光子晶体第23-35页
        1.4.1 物理响应性光子晶体第24-27页
            1.4.1.1 温度响应性光子晶体第24-25页
            1.4.1.2 机械力响应性光子晶体第25页
            1.4.1.3 电场响应性光子晶体第25-26页
            1.4.1.4 磁场响应性光子晶体第26-27页
        1.4.2 化学响应性光子晶体第27-30页
            1.4.2.1 阳离子响应性光子晶体第27-28页
            1.4.2.2 PH值响应性光子晶体第28-29页
            1.4.2.3 光化学响应性光子晶体第29页
            1.4.2.4 溶剂、湿度响应性光子晶体第29-30页
        1.4.3 生物响应性光子晶体第30-32页
            1.4.3.1 葡萄糖响应性光子晶体第30-31页
            1.4.3.2 肌苷酸响应性光子晶体第31-32页
            1.4.3.3 蛋白、DNA响应性光子晶体第32页
        1.4.4 分子印迹光子晶体第32-35页
            1.4.4.1 小分子印迹光子晶体第33-34页
            1.4.4.2 大分子印迹光子晶体第34-35页
            1.4.4.3 分子印迹光子晶体研究展望第35页
    1.5 食品中塑化剂残留及危害第35-36页
        1.5.1 常见塑化剂种类及其危害第35-36页
        1.5.2 塑化剂检测方法介绍第36页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36-37页
第二章 SiO_2蛋白石光子晶体制备及FDTD模拟分析第37-49页
    2.1 引言第37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2.2.1 试剂和仪器第37-38页
        2.2.2 实验方法第38-39页
            2.2.2.1 单分散SiO_2微球的制备第38页
            2.2.2.2 SiO_2蛋白石光子晶体的制备第38页
            2.2.2.3 微球粒度测定第38页
            2.2.2.4 微观形貌表征第38页
            2.2.2.5 反射光谱的测定第38-39页
            2.2.2.6 FDTD模拟第3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9-48页
        2.3.1 St?ber法制备单分散SiO_2微球第39-45页
            2.3.1.1 温度对SiO_2微球粒径的影响第40-41页
            2.3.1.2 TEOS加入量对SiO_2微球粒径的影响第41-42页
            2.3.1.3 氨水加入量对SiO_2微球粒径的影响第42-43页
            2.3.1.4 水加入量对SiO_2微球粒径的影响第43-44页
            2.3.1.5 乙醇加入量对SiO_2微球粒径的影响第44-45页
        2.3.2 不同粒径SiO_2微球自组装制备蛋白石光子晶体第45-46页
        2.3.3 SiO_2微球光子晶体的FDTD模拟第46-48页
            2.3.3.1 不同粒径SiO_2蛋白石光子晶体反射光谱的FDTD模拟第46-47页
            2.3.3.2 不同组装层数SiO_2微球蛋白石光子晶体的FDTD模拟第47-48页
    2.4 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分子印迹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对塑化剂分子的检测应用第49-60页
    3.1 引言第49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9-51页
        3.2.1 试剂和仪器第49-50页
        3.2.2 实验方法第50-51页
            3.2.2.1 分子印迹光子晶体的制备第50-51页
            3.2.2.2 非分子印迹光子晶体的制备第51页
            3.2.2.3 微观形貌表征第51页
            3.2.2.4 反射光谱测定第5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1-59页
        3.3.1 分子印迹光子晶体传感芯片的制备及检测原理第51-53页
        3.3.2 分子印迹光子晶体制备条件优化第53-54页
        3.3.3 分子印迹光子晶体形貌表征第54-55页
        3.3.4 分子印迹光子晶体在四种邻苯二甲酸类物质中的检测应用第55-57页
        3.3.5 分子印迹光子晶体传感芯片的响应速度第57-58页
        3.3.6 分子印迹光子晶体稳定性研究第58-59页
    3.4 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表面分子印迹光子晶体制备及对蛋白分子的检测应用第60-66页
    4.1 引言第60-61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1-63页
        4.2.1 试剂和仪器第61页
        4.2.2 实验方法第61-63页
            4.2.2.1 SiO_2微球表面修饰BSA第61-62页
            4.2.2.2 表面分子印迹光子晶体制备第62页
            4.2.2.3 非表面分子印迹光子晶体制备第62页
            4.2.2.4 微观形貌表征第62页
            4.2.2.5 反射光谱的测定第62-6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3-65页
        4.3.1 表面修饰前后的SiO_2微球形貌第63页
        4.3.2 组装后的形貌第63-64页
        4.3.3 表面分子印迹光子晶体对BSA的检测第64-65页
    4.4 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同步聚合自组装制备光子晶体及图案化应用第66-71页
    5.1 引言第66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66-67页
        5.2.1 试剂和仪器第66-67页
        5.2.2 实验方法第67页
            5.2.2.1 SiO_2微球光子晶体的同步聚合自组装第67页
            5.2.2.2 微观形貌表征第67页
            5.2.2.3 反射光谱的测定第6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7-70页
        5.3.1 SiO_2浓度对光子晶体反射光谱的影响第67-68页
        5.3.2 SiO_2微球粒径对光子晶体反射光谱的影响第68-69页
        5.3.3 同步聚合自组装光子晶体的图案化应用第69-70页
    5.4 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结论第71-72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72页
    6.3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2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及石墨与硅混合负极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含溶剂多组元相平衡的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