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7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简介 | 第8-14页 |
1.2.1 锂离子电池发展概况 | 第8-10页 |
1.2.2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 第10页 |
1.2.3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0-12页 |
1.2.4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和结构 | 第12-14页 |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3.1 LiCoO2正极材料 | 第14-16页 |
1.3.2 LiMn2O4正极材料 | 第16-17页 |
1.3.3 LiFePO4正极材料 | 第17-18页 |
1.3.4 三元Li(Ni,Co,Mn)O2正极材料 | 第18-19页 |
1.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4.1 碳负极材料 | 第20页 |
1.4.2 硅基材料 | 第20-21页 |
1.4.3 钛酸锂材料 | 第21页 |
1.5 石墨负极材料的改性研究 | 第21-24页 |
1.5.1 炭包覆改性 | 第21-23页 |
1.5.2 表面氧化处理 | 第23-24页 |
1.5.3 微膨胀改性法 | 第24页 |
1.6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 第24-26页 |
1.6.1 电解质盐 | 第24-25页 |
1.6.2 溶剂 | 第25-26页 |
1.6.3 功能添加剂 | 第26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2.1 实验所需原料及仪器 | 第27-28页 |
2.2 碳包覆石墨工艺 | 第28页 |
2.3 材料物性表征 | 第28-29页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XRD) | 第28-29页 |
2.3.2 扫描电镜测试(SEM) | 第29页 |
2.4 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碳包覆对石墨负极的影响 | 第30-37页 |
3.1 碳包覆石墨的制备 | 第30页 |
3.2 材料测试 | 第30-3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1-36页 |
3.3.1 碳包覆石墨XRD分析 | 第31页 |
3.3.2 碳包覆石墨SEM图像 | 第31-32页 |
3.3.3 材料的性能测试 | 第32-36页 |
3.4 本章结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石墨与硅混合负极的应用研究 | 第37-43页 |
4.1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38-42页 |
4.3 本章结论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石墨负极的不同压实密度对软包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43-51页 |
5.1 实验 | 第43-44页 |
5.1.1 电池的制备 | 第43页 |
5.1.2 测试方法 | 第43-44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44-50页 |
5.3 本章结论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