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瓜类论文--南瓜论文

印度南瓜雌性性状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的研究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页
1 前言第11-29页
    1.1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的研究第11-13页
        1.1.1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研究第11-12页
        1.1.2 遗传模型的建立第12-13页
        1.1.3 遗传模型的应用第13页
    1.2 瓜类植物性别表达研究进展第13-20页
        1.2.1 瓜类作物性别分化研究第13-16页
        1.2.2 瓜类作物雌性基因定位研究第16-19页
        1.2.3 瓜类作物强雌系的利用第19-20页
    1.3 分子标记在南瓜属上的研究第20-28页
        1.3.1 分子标记的种类第20-23页
        1.3.2 分子标记的应用第23-28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8-2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9-42页
    2.1 南瓜强雌性状遗传分析第29-35页
        2.1.1 试验材料第29页
        2.1.2 田间实验设计第29页
        2.1.3 性状调查第29页
        2.1.4 遗传分析第29-35页
    2.2 分子标记分析材料与方法第35-42页
        2.2.1 试验材料第35页
        2.2.2 供试试剂及仪器第35-36页
        2.2.3 引物来源第36页
        2.2.4 南瓜基因组DNA提取第36-37页
        2.2.5 检测南瓜基因组DNA第37-38页
        2.2.6 SSR标记的程序第38-40页
        2.2.7 CAPS标记的验证第40-41页
        2.2.8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1-4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2-55页
    3.1 南瓜雌花性状的遗传分析第42-51页
        3.1.1 南瓜雌花率的遗传分析第42-46页
        3.1.2 南瓜第一雌花节位遗传分析第46-51页
    3.2 南瓜强雌性状分子标记分析第51-55页
        3.2.1 DNA的提取及检测第51-52页
        3.2.2 SSR标记的引物筛选及在F2群体中的扩增第52-53页
        3.2.3 CAPS标记的引物筛选及在F2群体中的验证第53-54页
        3.2.4 强雌基因定位第54-55页
4 讨论第55-57页
    4.1 南瓜强雌性状遗传分析第55页
    4.2 南瓜第一雌花节位遗传分析第55-56页
    4.3 强雌性状基因的定位研究第56页
    4.4 分子标记的多态性第56-57页
5 结论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9页
附录第69-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PAL基因家族时空表达及PAL2-1基因对异黄酮含量调控的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树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