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5页 |
1.1 大豆异黄酮的功能 | 第11-13页 |
1.1.1 大豆异黄酮对人体保健功能 | 第11-12页 |
1.1.2 大豆异黄酮在植物体中的作用 | 第12-13页 |
1.2 大豆异黄酮的种类和分布 | 第13页 |
1.3 影响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因素 | 第13-16页 |
1.3.1 温度 | 第13-14页 |
1.3.2 光照 | 第14页 |
1.3.3 水分 | 第14页 |
1.3.4 营养元素 | 第14-15页 |
1.3.5 地理环境和播种期 | 第15页 |
1.3.6 种植年份 | 第15页 |
1.3.7 基因型 | 第15-16页 |
1.4 大豆异黄酮代谢途径 | 第16-19页 |
1.4.1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 第17页 |
1.4.2 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 | 第17页 |
1.4.3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 | 第17-18页 |
1.4.4 查尔酮合酶(CHS) | 第18页 |
1.4.5 查尔酮异构酶(CHI) | 第18-19页 |
1.4.6 异黄酮合成酶(IFS) | 第19页 |
1.5 PAL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5.1 PAL基因的特点 | 第19-20页 |
1.5.2 PAL基因表达调控 | 第20页 |
1.5.3 PAL基因与异黄酮的关系 | 第20-21页 |
1.6 RNA干扰技术 | 第21-23页 |
1.6.1 RNAi的作用机制 | 第21-22页 |
1.6.2 RNA干扰载体 | 第22页 |
1.6.3 RNAi的特点 | 第22-23页 |
1.6.4 RNAi的应用 | 第23页 |
1.7 立题依据 | 第23-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40页 |
2.1 PAL基因家族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第25-29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5-29页 |
2.2 PAL2-1 基因功能研究 | 第29-40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9-30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30-37页 |
2.2.3 检测方法 | 第37-38页 |
2.2.4 测定方法 | 第38-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60页 |
3.1 PAL基因家族时空表达结果与分析 | 第40-46页 |
3.1.1 大豆总RNA的提取 | 第40页 |
3.1.2 引物的筛选 | 第40-41页 |
3.1.3 PAL基因家族的时空表达差异性分析 | 第41-44页 |
3.1.4 PAL基因家族的主要成员表达特性分析 | 第44-46页 |
3.2 PAL2-1 基因的功能研究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60页 |
3.2.1 RNA 干扰与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6-52页 |
3.2.2 大豆的遗传转化 | 第52-57页 |
3.2.3 PAL2-1 基因对大豆异黄酮含量影响的分析 | 第57-60页 |
4 讨论 | 第60-63页 |
4.1 PAL基因家族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第60-61页 |
4.2 PAL2-1 基因的功能研究 | 第61-63页 |
5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