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油气储运机械设备论文--泵站(压缩机)设备论文

靖西天然气管道压气站运行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天然气概述第8页
    1.2 天然气气质指标第8-9页
    1.3 我国天然气管道的发展现状第9-10页
    1.4 靖西管道系统的的基本组成第10-13页
第二章 天然气的基本性质第13-18页
    2.1 靖西天然气的化学组成第13页
    2.2 天然气及其组分的物化性质第13-14页
    2.3 天然气的热值第14页
    2.4 20℃标准状况下天然气的密度第14-15页
    2.5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第15页
    2.6 天然气的气体常数第15-16页
    2.7 标准状态下压缩系数第16-18页
第三章 靖西管道的水力模拟计算第18-29页
    3.1 主要的输送工艺参数第18-19页
        3.1.1 输气量第18页
        3.1.2 输气距离第18页
        3.1.3 输气压力第18页
        3.1.4 供气压力第18页
        3.1.5 输气温度第18页
        3.1.6 气体组成第18-19页
    3.2 气体在管道中的流动分析第19-22页
        3.2.1 气体动力学方程第19-20页
        3.2.2 天然气在管路中实用流动方程第20-22页
    3.3 平坦地区输气管道的基本公式第22-25页
    3.4 地形起伏地区输气管道的基本公式第25-29页
第四章 水力摩阻系数计算及流量公式分析第29-35页
    4.1 水力摩阻系数第29-32页
        4.1.1 雷诺数第29页
        4.1.2 流态划分和边界雷诺数第29-30页
        4.1.3 水力摩阻系数λ的计算公式第30-32页
    4.2 常用输气管道计算公式第32-35页
第五章 靖西天然气实际数据处理及分析第35-47页
    5.1 靖西二线管道运行数据第35-36页
        5.1.1 气体组分第35页
        5.1.2 管道运行参数第35-36页
    5.2 运行数据计算第36-42页
        5.2.1 雷诺数计算第36-37页
        5.2.2 边界雷诺数的计算第37页
        5.2.3 水力摩阻系数计算第37-39页
        5.2.4 理论输气量计算及分析应用第39-42页
    5.3 靖西输气管道工作特性分析第42-47页
        5.3.1 靖西一线管线特性方程的计算第43-44页
        5.3.2 靖西二线管线特性方程的计算第44-47页
第六章 技术经济分析第47-50页
    6.1 各种工艺参数的经济性分析第47-48页
        6.1.1 管道直径第47-48页
        6.1.2 工作压力第48页
        6.1.3 降低水力摩阻系数第48页
        6.1.4 降低天然气的输送温度第48页
    6.2 靖西管道经济分析第48-50页
第七章 靖西压气站的工作特性第50-57页
    7.1 压缩机第50-52页
        7.1.1 压缩机分类第50页
        7.1.2 活塞式压缩机的优缺点第50-51页
        7.1.3 活塞式压缩机的发展方向第51页
        7.1.4 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第51-52页
    7.2 靖西管线压气站的特性方程计算第52-56页
        7.2.1 靖西一线压气站特性方程的计算第52-54页
        7.2.2 靖西二线压气站特性方程的计算第54-56页
    7.3 往复式压缩机的并联特性研究第56-57页
第八章 靖西输气管线与压气站的联合工作特性第57-68页
    8.1 输气管线与压气站的联合工作特性第57-59页
        8.1.1 稳态下输气管线与压气站的联合工作特性第57-58页
        8.1.2 非稳态下输气管线与压气站的联合工作特性第58-59页
    8.2 靖西输气管线与压气站的联合工作特性第59-62页
        8.2.1 靖西一线输气管线与压气站的联合工作特性第59-60页
        8.2.2 靖西二线输气管线与压气站的联合工作特性第60-62页
    8.3 压气站总功率的计算及压缩机组的确定第62-68页
        8.3.1 压气站总功率的计算第62-63页
        8.3.2 压缩机机组数的确定第63-64页
        8.3.3 压缩机热力学计算及应用第64-68页
第九章 结论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火驱过程中的热效应分析
下一篇:子北采油厂含油污泥调驱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