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38页 |
综述一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西医认识 | 第12-20页 |
1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研究概况 | 第12-18页 |
1.1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特点 | 第12-13页 |
1.2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 第13-14页 |
1.3 诊查要点及鉴别诊断 | 第14页 |
1.4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5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现状 | 第15-18页 |
2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2.1 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 | 第18页 |
2.2 颈椎退行性改变 | 第18页 |
2.3 血流动力学异常 | 第18-19页 |
2.4 交感神经受到刺激 | 第19页 |
2.5 体液因素的影响 | 第19-20页 |
综述二 血浆内皮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1 血浆ET的研究概况 | 第20-22页 |
1.1 ET与心脑血管病的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1.2 ET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1.3 ET与中医辨证的相关研究 | 第22页 |
2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概况 | 第22-27页 |
2.1 超氧化物歧化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 | 第22-24页 |
2.2 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2.3 超氧化物歧化酶与中医辨证的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综述三 证素的相关性研究 | 第27-32页 |
1 证素概念 | 第27-32页 |
1.1 证素的基本特征[65] | 第28-29页 |
1.2 证素及证素辨证的基本内容 | 第29页 |
1.3 证素辨证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1.4 颈椎病证素相关研究现状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8页 |
前言 | 第38-40页 |
第二部分 椎动脉型颈椎病证素研究 | 第40-59页 |
1 资料 | 第40-41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40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40页 |
1.3 资料纳入标准 | 第40-41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41页 |
2 方法 | 第41-44页 |
2.1 四诊信息的采集及质量控制 | 第41页 |
2.2 证素判定 | 第41-44页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44页 |
3 结果 | 第44-54页 |
3.0 中医四诊信息统计(?) | 第45-48页 |
3.1 患者病位证素分布 | 第48-49页 |
3.2 患者病性证素分布 | 第49-50页 |
3.3 各证素在不同性别患者分布及积分比较 | 第50-52页 |
3.4 各证素在不同年龄患者中分布及积分比较 | 第52-54页 |
4 结论 | 第54页 |
4.1 病位证素分布特点: | 第54页 |
4.2 病性证素分布特点 | 第54页 |
4.3 不同性别之间证素分布差异: | 第54页 |
4.4 不同年龄段之间证素分布差异 | 第54页 |
5 讨论 | 第54-59页 |
5.1 证素、症候、症状区别与联系 | 第54-55页 |
5.2 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位为肾、脾、肝 | 第55-56页 |
5.3 椎动脉型颈椎病常见实性证素依次为寒、血瘀、湿。虚性证素依次为气虚、阴虚、血虚 | 第56-57页 |
5.4 不同性别病位证素、病性证素的区别 | 第57页 |
5.5 不同年龄病位证素、病性证素的区别 | 第57-59页 |
第三部分 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浆内皮素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 | 第59-62页 |
1 资料 | 第59页 |
2 方法 | 第59页 |
2.1 血清ET及SOD水平测定 | 第59页 |
2.2 统计学方法 | 第59页 |
3 结果 | 第59-60页 |
4 结论 | 第60页 |
5 讨论 | 第60-62页 |
第四部分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血浆内皮素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相关性研究 | 第62-66页 |
1 资料 | 第62页 |
2 方法 | 第62页 |
3 结果 | 第62-63页 |
3.1 不同病位证素及证性证素患者血清ET与SOD水平 | 第62页 |
3.2 患者不同病位证素、证性证素与血清ET、SOD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62-63页 |
4 结论 | 第63页 |
5 讨论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创新性与不足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80页 |
附录1 课题患者信息采集表 | 第69-71页 |
附录2 患者四诊信息采集表 | 第71页 |
附录3 四诊信息采集参照表 | 第71-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