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双心”疾病中医药防治的系统评价及柴胡加龙牡颗粒的临床干预

摘要第6-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英文缩略词第14-16页
综述一 社会心理因素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进展第16-30页
    1. 冠心病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第16-20页
    2. 发病机制第20-22页
    3. 冠心病患者心理障碍筛查现况第22-23页
    4. 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的干预治疗第23-25页
    5. 小结第25页
    参考文献第25-30页
综述二 冠心病"双心"异常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第30-51页
    1. 中医"双心"学说与冠心病"双心"异常第30-31页
    2. 冠心病"双心"异常中医病因病机第31-32页
    3. 冠心病"双心"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中医诊断标准第32-33页
    4. 冠心病"双心"异常证候分布规律第33-34页
    5. 冠心病"双心"异常的中医中药治疗第34-44页
    6. 小结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研究一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双心"异常疾病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第51-84页
    前言第51页
    1. 资料与方法第51-56页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第51-52页
        1.2 检索策略第52-53页
        1.3 文献筛选步骤第53-54页
        1.4 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第54页
        1.5 资料提取第54页
        1.6 Meta分析第54-56页
    2. 结果第56-75页
        2.1 文献检索的情况第56-57页
        2.2 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第57-58页
        2.3 纳入研究的情况第58-69页
        2.4 Meta分析的结果第69-75页
    3. 讨论第75-78页
        3.1 本研究系统评价与传统文献综述的异同点第75-76页
        3.2 本研究meta分析的临床意义第76-77页
        3.3 本研究中医药相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普遍存在的问题第77-78页
    4. 结论第78页
    5. 小结第78-80页
        5.1 本研究创新点第78-79页
        5.2 本研究的意义和不足第79页
        5.3 未来工作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研究二 柴胡加龙牡颗粒治疗冠心病"双心"异常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第84-123页
    前言第84-85页
    1. 研究方法第85-93页
        1.1 研究设计第85-86页
        1.2 样本量估算第86-87页
        1.3 研究实施与伦理学审查第87页
        1.4 研究对象第87-89页
        1.5 干预措施第89页
        1.6 观察指标第89-90页
        1.7 疗效评定标准第90页
        1.8 数据收集第90-92页
        1.9 质量控制第92-93页
        1.10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第93页
    2. 结果第93-106页
        2.1 研究对象特征及失访情况第93页
        2.2 两组基本基线资料统计描述及可比性分析第93-94页
        2.3 主要疗效指标第94-103页
        2.4 次要结局指标第103-105页
        2.5 安全性指标第105-106页
    3. 讨论第106-115页
        3.1 安慰剂导入期第106页
        3.2 双心医学与中医第106-109页
        3.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第109-112页
        3.4 炎症第112页
        3.5 血小板活化第112页
        3.6 心率变异性第112-113页
        3.7 肠道菌群第113-114页
        3.8 睡眠剥夺第114页
        3.9 安全性评价第114-115页
    4. 结论第115-116页
    5. 小结第116-118页
        5.1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16-117页
        5.2 本研究的意义和不足第117页
        5.3 未来工作展望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3页
结语第123-125页
附录第125-137页
致谢第137-139页
个人简历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声药物导入培元抗癌方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及其与血清内皮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