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间社会知识崇尚现象的人类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21页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8-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一)国外有关敖包及其祭祀的研究 | 第10页 |
(二)国内有关敖包及其祭祀的研究 | 第10-13页 |
(三)有关蒙古人珍视、珍藏图书的习俗与记录 | 第13-17页 |
三、调查地点概况 | 第17-20页 |
四、研究方法与调查经过 | 第20-21页 |
第一章 书敖包及其祭祀 | 第21-32页 |
第一节 书敖包的概况 | 第21-24页 |
一、书敖包的由来与发展 | 第21-23页 |
二、书敖包的形制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书敖包祭祀 | 第24-32页 |
一、书敖包祭祀准备 | 第24-28页 |
二、书敖包祭祀仪式 | 第28-32页 |
第二章“毕力贡仓”蒙古文图书祭书馆的图书盛祭仪式 | 第32-46页 |
第一节“毕力贡仓”蒙古文图书祭书馆概况 | 第32-36页 |
一、创建与发展 | 第32-34页 |
二、馆藏图书的分类与来源 | 第34-35页 |
三、馆藏图书的利用 | 第35-36页 |
第二节“毕力贡仓”蒙古文图书盛祭仪式 | 第36-46页 |
一、蒙古文图书盛祭仪式 | 第36-42页 |
二、其他文化娱乐活动 | 第42-46页 |
第三章 蒙古族民间社会知识崇尚现象的原因及功能 | 第46-62页 |
第一节 知识崇尚现象存续的原因 | 第46-53页 |
一、历史传统 | 第46-48页 |
二、地域文化环境 | 第48-49页 |
三、地方精英的文化自觉 | 第49-51页 |
四、社会的认可与积极参与 | 第51-52页 |
五、民间社会与政府协作 | 第52-53页 |
第二节 蒙古族民间社会知识崇尚现象的功能 | 第53-62页 |
一、文化空间的建构 | 第53-56页 |
二、知识的普及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 第56-58页 |
三、促进文化与民族认同 | 第58-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