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基于VaR分析与Copula方法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度量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6-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本文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及其风险第18-22页
    2.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第18页
    2.2 互联网金融的功能第18-19页
    2.3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第19-22页
第三章 模型理论及计算方法第22-30页
    3.1 风险度量方法第22-23页
        3.1.1 VaR方法第22页
        3.1.2 ES方法第22-23页
        3.1.3 CoVaR方法第23页
    3.2 GARCH类模型第23-24页
    3.3 Copula理论第24-30页
        3.3.1 二元Copula函数定义第24-25页
        3.3.2 常用二元Copula函数第25-28页
        3.3.3 Copula函数与相关性度量第28-30页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风险对比分析第30-48页
    4.1 指数介绍第30-33页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3-35页
    4.3 互联网金融风险建模第35-42页
        4.3.1 基础检验第35-37页
        4.3.2 ARMA-GARCH模型的构建第37-39页
        4.3.3 VaR及ES计算第39-42页
    4.4 传统金融风险建模第42-46页
        4.4.1 基础检验第42-43页
        4.4.2 GARCH模型的构建第43-45页
        4.4.3 VaR及ES计算第45-46页
    4.5 风险比较第46-48页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市场风险相关性研究第48-61页
    5.1 描述性统计第49-54页
    5.2 Copula函数拟合第54-58页
    5.3 风险溢出效应第58-59页
    5.4 相关性分析第59-6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1-64页
    6.1 主要结论第61页
    6.2 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成因第61-62页
    6.3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建议第62-63页
    6.4 不足之处与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食管鳞状细胞癌USP22和Ku80表达的基础研究及相关临床意义
下一篇:基于时间序列特征的聚类分析在融资融券与A股交易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