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海洋功能区划合理性评价研究--基于海域使用适宜性评价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8-23页 |
2.1 研究区范围 | 第18-19页 |
2.2 自然条件 | 第19-21页 |
2.2.1 地质地貌 | 第19页 |
2.2.2 气象 | 第19页 |
2.2.3 水文 | 第19页 |
2.2.4 海洋环境质量 | 第19-20页 |
2.2.5 海洋生物 | 第20页 |
2.2.6 海洋灾害 | 第20-21页 |
2.3 海洋资源状况 | 第21-23页 |
2.3.1 港口资源 | 第21页 |
2.3.2 渔业资源 | 第21页 |
2.3.3 旅游资源 | 第21-22页 |
2.3.4 滩涂资源 | 第22页 |
2.3.5 海洋能资源 | 第22-23页 |
3 宁波市海洋功能区划分析 | 第23-27页 |
3.1 宁波市海洋功能区划现状 | 第23-25页 |
3.1.1 港口航运区 | 第23-24页 |
3.1.2 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 | 第24页 |
3.1.3 旅游区 | 第24页 |
3.1.4 工程用海区 | 第24页 |
3.1.5 其他功能区 | 第24-25页 |
3.2 海洋功能区划特点 | 第25页 |
3.2.1 海洋使用类型较齐全,基本覆盖全海域 | 第25页 |
3.2.2 海洋优势资源明显,各产业稳步发展 | 第25页 |
3.3 海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3.3.1 沿岸海域供需矛盾突出 | 第26页 |
3.3.2 海洋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 第26-27页 |
4 宁波市海域使用适宜性评价 | 第27-45页 |
4.1 评价原则 | 第27-28页 |
4.1.1 统一性与主导性相结合原则 | 第27页 |
4.1.2 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原则 | 第27-28页 |
4.1.3 针对性原则 | 第28页 |
4.1.4 海域分异原则 | 第28页 |
4.1.5 协调一致原则 | 第28页 |
4.2 评价方法与步骤 | 第28-30页 |
4.2.1 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4.2.2 评价步骤 | 第29-30页 |
4.3 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30-32页 |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2-35页 |
4.4.1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 第32-33页 |
4.4.2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3页 |
4.4.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第33-34页 |
4.4.4 计算确定指标权重 | 第34-35页 |
4.5 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35-38页 |
4.5.1 隶属极大值函数处理法 | 第35-36页 |
4.5.2 特征赋分法 | 第36页 |
4.5.3 距离衰减法 | 第36-37页 |
4.5.4 评价指标赋分值的确定 | 第37-38页 |
4.6 适宜性评价结果的确定 | 第38-45页 |
4.6.1 评价单元的划分 | 第38-39页 |
4.6.2 适宜性评价结果的计算 | 第39页 |
4.6.3 适宜性评价结果 | 第39-45页 |
5 宁波市海洋功能区划合理性评价 | 第45-50页 |
5.1 旅游娱乐用海区划合理性评价 | 第45-46页 |
5.2 交通运输用海区划合理性评价 | 第46-47页 |
5.3 渔业用海区划合理性评价 | 第47-5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6.2 讨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