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地震对地下结构作用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列车振动对地下结构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9页 |
1.5 主要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2章 泥炭质土工程特性研究 | 第21-32页 |
2.1 昆明地区泥炭质土的特殊性 | 第21-23页 |
2.1.1 昆明地区泥炭质土的成因及大致分布 | 第21-22页 |
2.1.2 昆明地区泥炭质土的特殊性 | 第22页 |
2.1.3 泥炭质土与淤泥质土力学特性对比 | 第22-23页 |
2.2 昆明地铁3号线泥炭质土分布特征 | 第23-25页 |
2.3 泥炭质土动力特性研究 | 第25-30页 |
2.3.1 现场取样 | 第26-27页 |
2.3.2 动三轴实验 | 第27-29页 |
2.3.3 动三轴试验结果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泥炭质土地层盾构隧道横向地震响应分析 | 第32-52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盾构隧道横向地震反应分析 | 第32-45页 |
3.2.1 基本假定 | 第32-33页 |
3.2.2 计算模型 | 第33-34页 |
3.2.3 泥炭质土不同赋存方式 | 第34-35页 |
3.2.4 边界条件 | 第35-36页 |
3.2.5 力学阻尼 | 第36-38页 |
3.2.6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 | 第38-40页 |
3.2.7 泥炭质土层地震响应结果分析 | 第40-45页 |
3.3 地基加固处理后的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 第45-50页 |
3.3.1 地基加固模型 | 第45-46页 |
3.3.2 计算参数 | 第46页 |
3.3.3 地基不同加固方案地震响应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50-52页 |
第4章 泥炭质土地层盾构隧道纵向地震响应分析 | 第52-67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不同软硬交界面倾角盾构隧道纵向地震响应分析 | 第52-60页 |
4.2.1 基本假定 | 第52页 |
4.2.2 纵向抗震分析模型 | 第52-53页 |
4.2.3 纵向抗震计算模型 | 第53-54页 |
4.2.4 计算工况和测点布置 | 第54-55页 |
4.2.5 计算参数 | 第55-57页 |
4.2.6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 | 第57-58页 |
4.2.7 盾构隧道地震响应分析 | 第58-59页 |
4.2.8 盾构隧道抗震指标计算 | 第59-60页 |
4.3 不同埋深盾构隧道纵向地震响应分析 | 第60-62页 |
4.3.1 力学阻尼 | 第60-61页 |
4.3.2 不同埋深盾构隧道地震响应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4.4 地基加固处理后的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 第62-65页 |
4.4.1 地基加固模型和计算参数 | 第62-63页 |
4.4.2 不同地基加固方案地震响应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列车振动对盾构隧道运营沉降的影响分析 | 第67-90页 |
5.1 引言 | 第67页 |
5.2 匀质地层列车振动对盾构隧道沉降的影响分析 | 第67-84页 |
5.2.1 基本假定 | 第67页 |
5.2.2 计算模型和测点布置 | 第67-69页 |
5.2.3 列车振动荷载的模拟 | 第69-71页 |
5.2.4 力学阻尼和边界条件 | 第71-72页 |
5.2.5 列车振动对盾构隧道沉降的影响分析 | 第72-78页 |
5.2.6 地基加固处理后的振动响应特性研究 | 第78-84页 |
5.3 软硬不均地层列车振动对盾构隧道沉降的影响分析 | 第84-88页 |
5.3.1 计算模型和测点布置 | 第84-85页 |
5.3.2 静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85-87页 |
5.3.3 动力响应结果分析 | 第87-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90-91页 |
6.2 展望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