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风电功率预测的意义 | 第9-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风能气象学基础概述 | 第14-22页 |
2.1 风能资源 | 第14-15页 |
2.1.1 风的形成与气象学定义 | 第14页 |
2.1.2 风速的概率分布 | 第14页 |
2.1.3 风能及风能密度 | 第14-15页 |
2.1.4 风的测量及风资源的评估 | 第15页 |
2.2 季风的特性与分布 | 第15-18页 |
2.2.1 季风的气象学定义 | 第15-16页 |
2.2.2 世界季风分布 | 第16-17页 |
2.2.3 亚洲季风与中国气候 | 第17-18页 |
2.3 相关气象概念简介 | 第18-22页 |
2.3.1 位势高度(气压梯度)与风速关系 | 第18-20页 |
2.3.2 风切变与普朗特壁面湍流公式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季风影响风电预测的气象成因 | 第22-32页 |
3.1 风电功率预测的误差分析 | 第22-23页 |
3.2 我国风电预测误差的气象成因 | 第23-27页 |
3.2.1 全球位势高度分布 | 第23-25页 |
3.2.2 全球矢量风速分布 | 第25-26页 |
3.2.3 亚洲海平面大气压分布 | 第26-27页 |
3.3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差异的定量分析 | 第27-31页 |
3.3.1 采用Hurst指数的定量分析 | 第27-30页 |
3.3.2 采用离散信息熵的定量分析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冬季风、夏季风的性质差异及理论分析 | 第32-39页 |
4.1 冬季风与夏季风 | 第32-33页 |
4.2 冬季风、夏季风性质差异的理论分析 | 第33-38页 |
4.2.1 Hurst指数与信息熵的分析 | 第33-34页 |
4.2.2 混沌特性分析 | 第34-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反正切变换对小波阈值去噪的改进及应用 | 第39-52页 |
5.1 小波阈值去噪 | 第39-40页 |
5.2 反正切变换改进小波阈值去噪的流程 | 第40-41页 |
5.3 反正切变换抑制野值的理论分析 | 第41-42页 |
5.4 数值实验 | 第42-48页 |
5.4.1 采用已知信号的测试实验 | 第42-44页 |
5.4.2 反正切变换提高野值抵抗能力的数值实验 | 第44-45页 |
5.4.3 在风速时间序列上的应用实例 | 第45-48页 |
5.5 风力发电机机械惯性的影响及风电功率预测的提高 | 第48-5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52页 |
6.2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