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乡镇企业的政策研究--以1978-1992年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乡镇企业发展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7-8页
        1.1.1 选题背景第7页
        1.1.2 选题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第8-11页
        1.2.1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第8-10页
        1.2.2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第10-11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第11-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3 创新点第13-14页
第二章 改革的初步探索(1978 年以前)第14-17页
    2.1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夹缝中生存第14-15页
    2.2 1978 年以前的大邱庄第15-17页
第三章 摸着石头过河(1978—1988)第17-24页
    3.1 初步放权,大力支持社队企业第17-18页
    3.2 摇摆不定的政策第18-21页
    3.3 公开肯定与支持第21-24页
        3.3.1 放松使用资源的限制,兴办工业的浪潮掀起第21-22页
        3.3.2 宣传典型,加强引导第22-24页
第四章 调整、整顿、改造、提高(1988—1992)第24-27页
    4.1 减少信贷支持与优惠,部分实行关停并转第24-25页
    4.2 指明发展方向,鼓励健康发展第25-27页
第五章 全面改革与发展(1992—1996)第27-31页
    5.1“南巡讲话”的高屋建瓴第27-28页
    5.2 加快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第28-29页
    5.3 深化乡镇企业改革,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第29-31页
第六章 对中国共产党关于乡镇企业发展政策的系统思考第31-37页
    6.1 改革开放初期大邱庄乡镇企业发展的原因第31-33页
        6.1.1 以工辅农,走集体化道路第31-32页
        6.1.2 重视人才,具有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第32页
        6.1.3 对机遇的把握第32-33页
    6.2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乡镇企业发展政策对当前的借鉴意义第33-37页
        6.2.1 尊重农民首创第33-34页
        6.2.2 坚持因势利导第34-35页
        6.2.3 在“一刀切”的背景下适当允许制度多元化第35-37页
总结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附录第42-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解放战争时期晋绥边区的政府救助研究
下一篇:1930~1937年平津地区的左翼文化运动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