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底泥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控制因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第11页
    1.3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控制因素第11-12页
    1.4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表征手段第12-13页
    1.5 薄膜分散梯度法(DGT)第13页
    1.6 课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第13-14页
    1.7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第14-16页
2 太湖流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第16-25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16-18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8-24页
    2.4 小结第24-25页
3 不同性质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第25-61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5-28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25-26页
        3.2.2 试验方法第26-2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8-59页
        3.3.1 不同底质沉积物的理化性质第28页
        3.3.2 不同底质沉积物上覆水的重金属随时间的变化第28-40页
        3.3.3 不同性质沉积物的生物有效性第40-50页
        3.3.4 不同性质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通量的测定第50-59页
    3.4 小结第59-61页
4 蓝藻生长对底泥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第61-76页
    4.1 引言第61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1-63页
        4.2.1 试验方法第61-6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3-75页
        4.3.1 水生植物蓝藻对沉积物上覆水中重金属的影响第63-65页
        4.3.2 实验过程中叶绿素的变化情况第65-66页
        4.3.3 实验结束后底泥沉积物的AVS-SEM分析第66-67页
        4.3.4 实验结束后底泥沉积物形态分析第67-70页
        4.3.5 有无蓝藻的沉积物中重金属通量的测定第70-75页
    4.4 小结第75-7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6-79页
    5.1 结论第76-77页
    5.2 创新点第77页
    5.3 展望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7页
附录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六轮足复合式移动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我国投资控股型企业的行业投资价值评估方法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