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花后高温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目的第10-18页
    1 花后高温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1-12页
    2 花后高温对小麦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第12-13页
    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参考文献第14-18页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材料方法第18-24页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0页
        2.1 试验设计第19-20页
        2.2 测试项目与方法第20页
            2.2.1 室外取样与测试第20页
            2.2.2 室内测试与分析第20页
    3 数据分析方法第20-21页
    附:调制式荧光仪测定的荧光参数定义及生物学意义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24页
第三章 花后高温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4-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6页
        1.1 试验设计第26页
        1.2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26页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6-39页
        2.1 花后高温胁迫对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26-29页
            2.1.1 不同高温水平对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26-28页
            2.1.2 不同高温持续时间对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28-29页
        2.2 花后高温胁迫对小麦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第29-36页
            2.2.1 不同高温水平对小麦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第29-33页
            2.2.2 不同高温持续时间对小麦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第33-36页
        2.3 花后高温胁迫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6-39页
            2.3.1 不同高温水平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6-37页
            2.3.2 不同高温持续时间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7-39页
    3 结论与讨论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第四章 花后高温对小麦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第44-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1.1 试验设计第45-46页
        1.2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46页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6-60页
        2.1 花后高温胁迫对小麦叶片F_v/F_m的影响第46-49页
            2.1.1 不同高温水平对小麦叶片F_v/F_m的影响第46-48页
            2.1.2 不同高温持续时间对小麦叶片F_v/F_m的影响第48-49页
        2.2 花后高温胁迫对小麦叶片F_m和F_0的影响第49-55页
            2.2.1 不同高温水平对小麦叶片F_m和F_0的影响第49-52页
            2.2.2 不同高温持续时间对小麦叶片F_m和F_0的影响第52-55页
        2.3 花后高温胁迫对小麦叶片qP和NPQ的影响第55-60页
            2.3.1 不同高温水平对小麦叶片qP和NPQ的影响第55-58页
            2.3.2 不同高温持续时间对小麦叶片qP和NPQ的影响第58-60页
    3 结论与讨论第60-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第66-72页
    1 讨论第66-68页
        1.1 花后高温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第66-67页
        1.2 花后高温对小麦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第67-68页
    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及今后的研究设想第68页
        2.1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第68页
        2.2 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设想第68页
    3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致谢第72-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原坝区水稻大面积高产栽培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Genotypic Variation in Grain Quality Tralts Among Mutants of Japonica Rice Cultivar Wuyujin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