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油气田开发设计与计算论文--采收率研究论文

南梁油田南梁西区长4+5油藏油水运动规律及剩余油挖潜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3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0-11页
    1.4 研究内容和目标第11-13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基础地质特征描述第13-24页
    2.1 地质概况第13页
    2.2 地层划分及沉积相展布第13-17页
    2.3 油层分布特征第17-20页
    2.4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第20-21页
        2.4.1 纵向非均质性特征第20页
        2.4.2 平面非均质性特征第20-21页
    2.5 储层微观特征第21页
    2.6 裂缝分布特征第21-22页
    2.7 储量分布状况第22-24页
第三章 油水运动规律研究第24-43页
    3.1 开发概况第24-30页
    3.2 注采关系分析第30-32页
    3.3 见水见效特征第32-37页
        3.3.1 见效类型及特征第33-36页
        3.3.2 见水类型及特征第36-37页
    3.4 平面油水运动规律第37-40页
        3.4.1 平面见效规律及影响因素第37-38页
        3.4.2 平面见水规律及影响因素第38-40页
    3.5 纵向油水运动控制因素第40-43页
        3.5.1 纵向见效规律及影响因素第40页
        3.5.2 纵向见水规律及影响因素第40-43页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第43-51页
    4.1 量化剩余油分布第43-45页
        4.1.1 地质建模第43页
        4.1.2 数值模拟第43-45页
    4.2 剩余油分布状况第45-46页
        4.2.1 分层剩余油分布特征第45页
        4.2.2 平面剩余油丰度第45-46页
    4.3 剩余油分布类型第46-51页
        4.3.1 平面剩余油分布类型及影响因素第46-48页
        4.3.2 纵向剩余油分布类型及影响因素第48-51页
第五章 剩余油挖潜第51-70页
    5.1 历年剩余油挖潜配套技术评价第51-61页
        5.1.1 改善储层渗流能力,提高单井产能第51-56页
        5.1.2 改变油水运动方向,提高水驱效率第56-61页
    5.2 剩余油挖潜方案部署第61-70页
        5.2.1 纵向挖潜方案部署第62-64页
        5.2.2 平面挖潜方案部署第64-67页
        5.2.3 综合挖潜方案部署第67-70页
结论及认识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盆地郭旗西区长6储层评价及注水开发研究
下一篇:南梁油田山庄地区长8层段储层评价与有利区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