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优先流及根—土环隙流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1.1 引言第13-16页
    1.2 降雨、地下水及滑坡之间关系第16-21页
        1.2.1 降雨与滑坡第16-18页
        1.2.2 地下水与滑坡第18-19页
        1.2.3 降雨与地下水第19-21页
    1.3 土体优先流研究进展第21-26页
        1.3.1 大孔隙流定义第21页
        1.3.2 优先流研究技术第21-23页
        1.3.3 优先流计算模型第23-26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布局第26-27页
    1.5 论文特色和新颖之处第27-29页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及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基本特性第29-55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试验区基本概况第29-38页
        2.2.1 头寨沟试验区第30-34页
            2.2.1.1 自然地理条件第30-32页
            2.2.1.2 工程地质条件第32-34页
        2.2.2 段家营试验区第34-38页
            2.2.2.1 自然地理条件第34-37页
            2.2.2.2 工程地质条件第37-38页
    2.3 试验区非饱和土体基本特性第38-52页
        2.3.1 物理特性第38-42页
        2.3.2 化学特性第42-46页
        2.3.3 水理特性第46-52页
    2.4 本章小结第52-55页
第三章 土体大孔隙下限尺度的试验界定第55-68页
    3.1 引言第55-56页
    3.2 大孔隙界定问题第56页
    3.3 研究启示第56-57页
    3.4 孔隙模型及研究方法第57-60页
        3.4.1 孔隙模型及反算原理第58页
        3.4.2 研究方法第58-60页
    3.5 结果与分析第60-61页
    3.6 试验讨论第61-67页
        3.6.1 MB物理化学性质第62页
        3.6.2 大孔隙功能第62-63页
        3.6.3 土壤吸附作用第63-67页
            3.6.3.1 吸附模型第63-65页
            3.6.3.2 矿物质第65-66页
            3.6.3.3 有机质第66-67页
    3.7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不同植被条件下斜坡土体优先流路径特征分析第68-81页
    4.1 引言第68-69页
    4.2 试验过程及内容第69-70页
        4.2.1 试验工点第69页
        4.2.2 样品采集第69页
        4.2.3 参数获取第69-70页
    4.3 结果分析第70-79页
        4.3.1 不同植被土体大孔隙穿透曲线第70-73页
        4.3.2 不同植被土体大孔隙分布特征第73-79页
    4.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五章 不同植被群落斜坡非饱和带土体优先流第81-94页
    5.1 引言第81-82页
    5.2 试验内容第82-84页
        5.2.1 工点选择第82页
        5.2.2 染色过程及样品采集第82-83页
        5.2.3 参数获取第83-84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84-92页
        5.3.1 大孔隙流分布模式第84-87页
        5.3.2 大孔隙流主控因素第87-92页
            5.3.2.1 根系第87-89页
            5.3.2.2 有机质第89页
            5.3.2.3 颗粒组成第89-90页
            5.3.2.4 大孔隙特征第90-92页
    5.4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六章 植被发育斜坡根-土环隙导流及其对降雨入渗的影响第94-105页
    6.1 引言第94页
    6.2 根土环隙导流现象及概念模型第94-96页
    6.3 根土环隙导流特性第96-102页
        6.3.1 基本假设及流道模型第96-97页
        6.3.2 流道速度分布第97-102页
            6.3.2.1 参数获取第97页
            6.3.2.2 流速分布第97-102页
    6.4 根系对降雨入渗的影响第102-104页
    6.5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七章 结论第105-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及奖励)第130-131页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renkel-Kontorova晶格热传导中的随机动力学行为
下一篇:考虑多因素影响的雾化气体淬火过程应力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