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适用技术侦查程序规范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典型案例回顾 | 第12-14页 |
(一) 案情简介 | 第12页 |
(二) 案件侦查程序失范性问题梳理 | 第12-14页 |
二、技术侦查程序法律内涵概览 | 第14-16页 |
(一) 技术侦查概念的界定 | 第14页 |
(二) 技术侦查程序的法律特征 | 第14-16页 |
三、比较法视域下的技术侦查程序适用原则 | 第16-20页 |
(一) 我国技术侦查程序适用原则的确立 | 第16页 |
(二) 国内外技术侦查程序主要适用原则 | 第16-20页 |
1. 重罪原则 | 第16-17页 |
2. 时限原则 | 第17-18页 |
3. 保密原则 | 第18页 |
4. 限制使用原则 | 第18-20页 |
四、我国检察机关技术侦查程序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0-24页 |
(一) 适用范围及条件模糊 | 第20-21页 |
(二) 审批主体缺乏中立地位 | 第21-22页 |
(三) 技术侦查所获材料的保密与销毁程序规定粗疏 | 第22页 |
(四) 监督救济程序缺位 | 第22-24页 |
五、完善我国检察机关适用技术侦查程序的立法构想 | 第24-27页 |
(一) 明晰技术侦查的原则 | 第24-25页 |
1. 进一步明确重罪原则 | 第24页 |
2. 探索建构适度公开制度 | 第24-25页 |
(二) 规范技术侦查适用的程序 | 第25-26页 |
(三) 赋予相对人权利与救济 | 第26-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