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基本介绍 | 第11-19页 |
1.2.1 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展历史简介 | 第11-12页 |
1.2.2 有机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 | 第12-16页 |
1.2.3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性能参数 | 第16-19页 |
1.3 有机电子传输材料 | 第19页 |
1.3.1 有机电子传输材料 | 第19页 |
1.3.2 萘嵌苯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材料的应用 | 第19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有机半导体界面及其表征方法 | 第21-35页 |
2.1 有机薄膜基础知识 | 第21-23页 |
2.1.1 有机薄膜的制备工艺 | 第21-22页 |
2.1.2 有机薄膜的成长过程 | 第22-23页 |
2.2 有机半导体界面 | 第23-28页 |
2.2.1 界面真空能级、费米能级 | 第23-25页 |
2.2.2 电离能、电子亲和能与功函数 | 第25页 |
2.2.3 金属/有机界面的费米能级对齐机制 | 第25-28页 |
2.3 界面表征技术介绍 | 第28-33页 |
2.3.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8-30页 |
2.3.2 紫外光电子能谱(UPS) | 第30-31页 |
2.3.3 反光电子能谱(IPES) | 第31页 |
2.3.4 低能电子衍射(LEED) | 第31-33页 |
2.4 本课题实验条件与细节 | 第33-35页 |
2.4.1 实验条件 | 第33页 |
2.4.2 实验细节 | 第33-35页 |
第三章 TAT/X(111)界面光电子能谱研究 | 第35-59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有机物TAT传输带隙研究 | 第36-38页 |
3.2.1 TAT的化学结构 | 第36页 |
3.2.2 综合IPES与UPS技术分析有机分子TAT传输带隙 | 第36-38页 |
3.3 TAT/X(111)界面与表面价带能级分布研究 | 第38-47页 |
3.3.1 TAT/Au(111)价带能级分析 | 第38-41页 |
3.3.2 TAT/Ag(111)价带能级分析 | 第41-44页 |
3.3.3 TAT/Cu(111)价带能级分析 | 第44-47页 |
3.4 TAT/X(111)界面与表面核心能级电子态分布研究 | 第47-52页 |
3.4.1 TAT/Au(111)核心能级分析 | 第47-48页 |
3.4.2 TAT/Ag(111)核心能级分析 | 第48-50页 |
3.4.3 TAT/Cu(111)核心能级分析 | 第50-52页 |
3.5 比较与讨论 | 第52-57页 |
3.5.1 TAT/X(111)界面的能级比较与分析 | 第52-55页 |
3.5.2 TAT/X(111)与PTCDA/X(111)界面的能级比较 | 第55-5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TAT/X(111)界面分子几何形态研究 | 第59-76页 |
4.1 引言 | 第59-60页 |
4.2 TAT薄膜二维晶体结构研究 | 第60-70页 |
4.2.1 TAT/Au(111)二维晶体结构研究 | 第60-64页 |
4.2.2 TAT/Ag(111)二维晶体结构研究 | 第64-67页 |
4.2.3 TAT/Cu(111)二维晶体结构研究 | 第67-70页 |
4.3 TAT/X(111)与PTCDA/X(111)分子吸附高度比较 | 第70-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