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2.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 本文特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2.1 PPP项目投融资风险因素分类研究 | 第16-17页 |
2.2 PPP项目风险识别及分担研究 | 第17-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PPP模式原理 | 第19-26页 |
3.1 PPP的基本概念 | 第19页 |
3.2 PPP的四大基本特征 | 第19-20页 |
3.3 PPP参与各方特征及相互关系 | 第20-21页 |
3.4 PPP模式的分类 | 第21-22页 |
3.5 PPP的运作模式和运作程序 | 第22-26页 |
第4章 企业在PPP项目实施中的风险因素初始识别 | 第26-30页 |
4.1 风险因素清单的建立 | 第26-27页 |
4.2 宏观风险因素初始识别 | 第27-28页 |
4.2.1 政策、法律变更的风险 | 第27页 |
4.2.2 政府审批延误的风险 | 第27页 |
4.2.3 政府的信用风险 | 第27-28页 |
4.2.4 不可抗力风险 | 第28页 |
4.2.5 社会稳定风险 | 第28页 |
4.3 阶段性风险因素初始识别 | 第28-30页 |
4.3.1 融资风险 | 第28-29页 |
4.3.2 工程建设风险 | 第29页 |
4.3.3 运营风险 | 第29-30页 |
第5章 案例研究: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和TOD项目 | 第30-42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30-31页 |
5.1.1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第30页 |
5.1.2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 第30-31页 |
5.2 项目合作模式分析 | 第31-32页 |
5.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第32-34页 |
5.4 风险因素量化分析 | 第34-38页 |
5.4.1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34-36页 |
5.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6-38页 |
5.5 实证研究 | 第38-42页 |
5.5.1 政策、法律变更风险 | 第38页 |
5.5.2 政府审批延误的风险 | 第38-39页 |
5.5.3 政府的信用风险 | 第39页 |
5.5.4 不可抗力风险 | 第39页 |
5.5.5 社会稳定风险 | 第39-40页 |
5.5.6 融资风险 | 第40页 |
5.5.7 工程建设风险 | 第40-41页 |
5.5.8 运营期市场风险 | 第41-42页 |
第6章 企业在PP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 | 第42-48页 |
6.1 重视项目前期,防范决策风险 | 第42-43页 |
6.2 联合三方利益,防范融资风险 | 第43-44页 |
6.3 健全制度机制,加强项目管控 | 第44-45页 |
6.4 强化防范意识,加强风控管理 | 第45-46页 |
6.5 创新回购模式,实现投资收益 | 第46-48页 |
第7章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