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快速测温热电偶焊接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课题研究意义及背景 | 第9-10页 |
| ·热电偶焊接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机器视觉研究概述 | 第11-13页 |
| ·机器视觉的起源与发展 | 第11-12页 |
| ·机器视觉的关键技术 | 第12-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快速测温热电偶焊接机基本构成 | 第15-23页 |
| ·机器视觉方法的选择 | 第15页 |
|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硬件构成 | 第15-22页 |
| ·机器视觉处理平台 | 第16-20页 |
| ·三维伺服机构 | 第20-21页 |
| ·焊接装置 | 第21-22页 |
| ·图像采集软件的开发 | 第22页 |
| ·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摄像机成像模型分析 | 第23-30页 |
| ·针孔成像模型 | 第23-25页 |
| ·双目视觉模型 | 第25-29页 |
| ·标准双目视觉模型 | 第25-26页 |
| ·汇聚式双目视觉模型 | 第26-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4章 摄像机标定 | 第30-36页 |
| ·传统标定方法 | 第30-33页 |
| ·万能摄像机标定 | 第31-32页 |
| ·迭代法 | 第32-33页 |
| ·自标定方法与主动视觉标定方法 | 第33-34页 |
| ·自标定方法 | 第33页 |
| ·主动视觉标定方法 | 第33-34页 |
| ·标定方法的选取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5章 图像处理算法的研究 | 第36-46页 |
| ·图像增强 | 第36-42页 |
| ·图像滤波 | 第36-39页 |
| ·图像锐化 | 第39-42页 |
| ·图像阈值分割 | 第42-43页 |
| ·模板匹配 | 第43-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6章 基于虚拟仪器的热电偶焊接机软件设计 | 第46-52页 |
| ·软件流程设计 | 第46-47页 |
| ·焊接系统的实现 | 第47-51页 |
| ·图像采集模块 | 第47-49页 |
| ·图像处理模块 | 第49-50页 |
| ·结果输出模块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导师简介 | 第58-59页 |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