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蒙古黄芪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活性成分初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综述第9-36页
 第一节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第9-22页
  1 植物内生菌定义第9页
  2 植物内生菌的起源假说第9-10页
  3 植物内生菌存在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第10-11页
  4 植物内生菌与宿主植物的关系第11-15页
  5 植物内生菌的活性代谢产物第15-17页
  6 植物内生菌的提取分离第17-18页
  7 内生真菌的鉴定第18-19页
  8 内生菌发酵条件的选择第19-20页
  9 内生菌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0-22页
 第二节 黄芪药理作用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第22-33页
  1 蒙古黄芪植物简介及其药理作用第22-24页
  2 黄芪化学成分及其主要成分的提取、检识和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概况第24-33页
 第三节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33-36页
第二章 蒙古黄芪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第36-4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6-41页
   ·仪器及试药第36-37页
   ·方法第37-41页
 2 结果第41-47页
   ·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第41-43页
   ·内生真菌的鉴定第43-47页
 3 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黄芪内生真菌液体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第48-53页
 1 仪器和方法第48-49页
   ·试验仪器和试药第48页
   ·液体发酵培养基配制第48页
   ·内生真菌液体发酵体系的建立第48-49页
 2 结果第49-52页
   ·不同液体发酵条件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第49-52页
 3 分析与讨论第52-53页
第四章 黄芪内生真菌发酵液中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第53-57页
 1 试验仪器和试药第53页
   ·试验仪器第53页
   ·试验试药第53页
   ·对照品第53页
 2 方法与结果第53-56页
   ·黄芪皂苷类成分的初步研究第53-55页
   ·黄芪黄酮类成分的初步研究第55-56页
   ·黄芪多糖类的初步研究第56页
 3 分析与讨论第56-57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57-59页
 1 结论第57页
   ·表面消毒第57页
   ·分离用培养基第57页
   ·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第57页
   ·内生真菌发酵条件的优化第57页
   ·发酵液中有效成分的检识第57页
 2 讨论第57-59页
   ·表面消毒第57-58页
   ·分离用培养基第58页
   ·内生真菌发酵条件的优化第58页
   ·发酵液中有效成分的检识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9页
附表第69-75页
附图第75-79页
致谢第79-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1-82页
个人简历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肝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
下一篇:补肾消抗汤对免疫性不孕症AoAb及性激素影响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