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城市中心区地震应急疏散体系评价与重点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我国地震灾害频发第10页
     ·城市化进程中公共安全空间建设被忽视第10-11页
     ·城市防灾规划缺乏具体控制第11-12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研究目的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页
   ·国内外城市应急疏散研究现状第13-19页
     ·美国第13-14页
     ·日本第14-15页
     ·中国台湾第15-19页
     ·中国大陆第19页
   ·研究内容和范围第19-20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研究范围第20页
   ·论文研究方法、论文路线及研究框架第20-23页
     ·研究方法第20-21页
     ·论文路线第21-22页
     ·研究框架第22-23页
   ·本课题的创新点第23-24页
第二章 郑州城市中心区地震应急疏散体系问题分析第24-31页
   ·郑州城市中心区地震背景、形势及主要特征第24-25页
     ·地震构造背景第24页
     ·地震形势第24页
     ·城市中心区主要特征第24-25页
   ·地震应急疏散体系现状及灾害影响第25-30页
     ·建筑系统第25-28页
     ·道路系统第28-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应急疏散体系安全评价模型构建及重点因子第31-48页
   ·应急疏散空间体系安全评价模型构建第31-33页
     ·现有疏散评价方法第31页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31-33页
   ·评价指标体系三级架构体系第33-35页
   ·应急疏散体系评价研究第35-45页
     ·问卷评价第35页
     ·判断矩阵第35-44页
     ·层级因子权重第44-45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45-47页
     ·应急疏散空间体系因素的重要性排序第45-46页
     ·应急疏散空间体系的重点因子分析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二七广场中心区应急疏散体系实证研究与重点控制策略第48-92页
   ·调研概述第48-51页
     ·调研对象选择第48页
     ·案例情况简介第48-49页
     ·调研项内容第49页
     ·调研方法第49-51页
   ·重点因子数据采集与分析第51-60页
     ·地震次生火灾数据采集与分析第51-52页
     ·地震灾害引起的坠落物数据采集与分析第52-53页
     ·道路疏散的有效宽度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第53-59页
     ·疏散时间分析第59-60页
   ·应急疏散空间体系的重点控制策略第60-91页
     ·地震次生火灾的控制第60-75页
     ·地震灾害引起的坠落物的控制第75-82页
     ·疏散道路有效宽度的控制第82-90页
     ·应急疏散体系综合作用的控制第90-91页
   ·小结第91-9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92-94页
   ·研究结论第92页
   ·展望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附录A 问卷调查表第98-100页
致谢第100页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00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贮料剪胀性的筒仓卸料机理离散元研究
下一篇:西宁市域及海东地区城镇协同发展的动态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