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旱导入系的构建与亲本材料的干旱胁迫表达谱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前言 | 第10-17页 |
·水稻抗旱性的机制 | 第10-11页 |
·水稻抗旱相关分子机理 | 第11-12页 |
·水稻抗旱性鉴定及评价方法 | 第12-13页 |
·植株形态指标 | 第12-13页 |
·生理生化指标 | 第13页 |
·生物量指标 | 第13页 |
·导入系 | 第13-14页 |
·导入系在水稻抗旱育种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导入系在水稻抗旱相关QTL定位中的应用 | 第14页 |
·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 | 第14-15页 |
·DGE技术的原理和步骤 | 第14-15页 |
·DGE技术的特点 | 第15页 |
·DGE技术在水稻抗旱研究中的应用 | 第15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栽培管理 | 第17页 |
·盆栽亲本管理 | 第17页 |
·苗期大田种植管理 | 第17页 |
·抗旱性鉴定 | 第17-18页 |
·供体亲本成株期抗旱鉴定试验 | 第17-18页 |
·导入系亲本苗期抗旱鉴定试验 | 第18页 |
·性状考察与数据处理 | 第18-19页 |
·盆栽场成株期抗旱性有关性状调查 | 第18页 |
·大田苗期抗旱性有关性状调查 | 第18-19页 |
·田间图片数据处理 | 第19页 |
·亲本苗期旱胁迫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 | 第19-20页 |
·表达谱分析材料准备 | 第19页 |
·表达谱分析样品RNA提取 | 第19-20页 |
·表达谱测序方法 | 第20页 |
·抗旱导入系的构建 | 第20-22页 |
·导入系亲本DNA提取 | 第20页 |
·导入系真杂种鉴定 | 第20-21页 |
·抗旱导入系的构建 | 第21-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36页 |
·导入系亲本抗旱性比较 | 第22-24页 |
·导入系亲本苗期旱胁迫持绿性表现 | 第22-23页 |
·导入系亲本苗期旱胁迫卷叶情况 | 第23页 |
·导入系亲本苗期旱胁迫复水后存活率 | 第23-24页 |
·供体亲本成株期旱胁迫持绿性表现 | 第24页 |
·空育131抗旱导入系的构建 | 第24-25页 |
·亲本苗期旱胁迫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 | 第25-36页 |
·RNA样品抽提结果 | 第25-26页 |
·测序数据质量情况 | 第26-27页 |
·比对参考基因组结果 | 第27-28页 |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第28-29页 |
·差异表达分析 | 第29-32页 |
·差异基因聚类分析 | 第29-31页 |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第31页 |
·差异基因维恩图分析 | 第31-32页 |
·重度旱胁迫下中旱5号和空育131差异表达基因 | 第32页 |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 第32-36页 |
4. 讨论 | 第36-40页 |
·对抗旱鉴定指标的思考 | 第36-37页 |
·对水稻抗旱导入系构建的思考 | 第37页 |
·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实验的要点 | 第37页 |
·对表达谱数据的理解 | 第37-39页 |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8页 |
附录 | 第48-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