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 ·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 ·“95后”大学生 | 第17-18页 |
| ·思想道德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案 | 第19-21页 |
|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 2“95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 第21-36页 |
| ·调查方法 | 第21-22页 |
| ·问卷设计 | 第21页 |
| ·调查样本 | 第21-22页 |
| ·调查结论 | 第22-36页 |
| ·政治素质方面 | 第22-25页 |
| ·思想观念方面 | 第25-28页 |
| ·道德情操方面 | 第28-31页 |
| ·价值取向方面 | 第31-36页 |
| 3“95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特征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36-41页 |
| ·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36-37页 |
| ·社会过于功利化造成的影响 | 第36-37页 |
| ·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 第37页 |
| ·应试教育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家庭教育缺失的影响 | 第38-41页 |
| ·有留守儿童经历大学生 | 第38-39页 |
| ·独生子女大学生 | 第39-41页 |
| 4 教育引导“95后”大学生的基本对策 | 第41-47页 |
| ·强化“95后”大学生价值观念教育的几个重点 | 第41-43页 |
| ·加强集体主义观念教育 | 第41-42页 |
| ·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 | 第42-43页 |
|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43页 |
| ·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 | 第43-45页 |
| ·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 | 第43-44页 |
| ·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党团组织模范作用 | 第44-45页 |
| ·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共享 | 第45页 |
|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第45-47页 |
| ·发掘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型人才 | 第45-46页 |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强化 | 第46-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附录 | 第52-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