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意识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促进自身发展 | 第9页 |
·保障校园安全,促进高校发展 | 第9-10页 |
·树立良好风气,维护社会稳定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关于安全教育的研究 | 第10-11页 |
·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研究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调查研究法 | 第13页 |
·访谈法 | 第13页 |
·定量分析法 | 第13页 |
·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 第15-27页 |
·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内涵 | 第15-16页 |
·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分析 | 第16-27页 |
·大学生安全意识水平 | 第17-18页 |
·大学生安全行为习惯 | 第18-25页 |
·大学生社会安全责任感水平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 | 第27-34页 |
·家庭环境因素 | 第27-29页 |
·父母的言行对子女安全意识的影响 | 第28页 |
·家庭教育中缺乏对子女安全意识的教育 | 第28-29页 |
·高校环境因素 | 第29-31页 |
·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 第29页 |
·安全教育内容 | 第29-30页 |
·安全教育管理机制与队伍 | 第30-31页 |
·社会环境因素 | 第31-32页 |
·社会公共安全教育 | 第31页 |
·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31-32页 |
·大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 | 第32-34页 |
·当代大学生易发生心理问题 | 第32页 |
·大学生自身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 第34-49页 |
·加强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 第34-35页 |
·加强社会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 第34-35页 |
·加强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 第35页 |
·注重非传统的安全教育 | 第35-40页 |
·心理安全教育 | 第35-38页 |
·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 第38-39页 |
·法律安全教育 | 第39-40页 |
·革新传统安全教育形式 | 第40-42页 |
·将安全教育纳入高校教学计划体系 | 第40页 |
·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 第40-41页 |
·积极开展高校大学生安全实践活动 | 第41-42页 |
·改进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建设 | 第42-46页 |
·培养专门的人才,建设专门的队伍 | 第42-43页 |
·建立校园安全教育工作责任机制 | 第43-44页 |
·建立高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机制 | 第44页 |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 | 第44-45页 |
·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文化建设 | 第45-46页 |
·建立家庭、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联动机制 | 第46-49页 |
·建立家庭与高校的教育联动机制 | 第46-47页 |
·建立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联动机制 | 第47页 |
·建立高校与社会的教育联动机制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Ⅰ 调查问卷量表 | 第52-54页 |
附录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