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6页 |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性别差异研究 | 第12-15页 |
·社会性别理论及应用研究 | 第15-16页 |
·小结 | 第16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第2章 社会性别理论基础及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 | 第19-27页 |
·社会性别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社会性别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社会性别主流化 | 第20-21页 |
·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属性 | 第21-23页 |
·社会性别歧视政策 | 第21-22页 |
·社会性别盲视政策 | 第22-23页 |
·积极的社会性别政策 | 第23页 |
·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框架 | 第23-27页 |
·摩塞框架 | 第23-24页 |
·哈佛分析框架 | 第24-25页 |
·社会关系分析法 | 第25-27页 |
第3章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性别分析 | 第27-49页 |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内容的社会性别分析 | 第27-29页 |
·退休年龄的性别差异 | 第27-28页 |
·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性别差异 | 第28-29页 |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结果性别差异的模拟分析 | 第29-49页 |
·研究假设 | 第29-30页 |
·所需数据 | 第30-31页 |
·研究模型 | 第31-34页 |
·研究结论 | 第34-49页 |
第4章 社会性别视角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金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 | 第49-53页 |
·市场因素——性别间工资差异 | 第49-50页 |
·社会因素——退休年龄的差异 | 第50-51页 |
·家庭因素——家务劳动的价值 | 第51-52页 |
·养老保险制度的传导作用 | 第52-53页 |
第5章 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性别平等的建议 | 第53-57页 |
·应用社会性别分析法,客观分析和认识两性权益状况 | 第53页 |
·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 | 第53-54页 |
·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社会性别分析 | 第54-55页 |
·顺应时代发展,积极融入社会性别主流化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