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一、论文创新点 | 第15页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6页 |
第一节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 第16-18页 |
一、生命观教育的内涵 | 第16页 |
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容 | 第16-17页 |
三、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目标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理论 | 第18-19页 |
二、西方生命哲学理论 | 第19-21页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思想 | 第21-23页 |
第三节 南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要性 | 第23-26页 |
一、加强生命意识提高生命质量的必然要求 | 第23-24页 |
二、促进南疆人才培养推动南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第24页 |
三、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必然要求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南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现状分析 | 第26-45页 |
第一节 南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现状的总体情况 | 第26-30页 |
一、南疆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实证分析 | 第26-28页 |
二、南疆大学生漠视生命典型案例分析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南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0-40页 |
一、家庭在生命观教育中的方式不当 | 第30-32页 |
二、高校生命观教育缺乏常态化 | 第32-35页 |
三、社会对生命观教育引导力度不够 | 第35-37页 |
四、大学生对自身生命质量不够重视 | 第37-40页 |
第三节 南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0-45页 |
一、家庭对生命观教育不够重视 | 第41页 |
二、高校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体系不健全 | 第41-42页 |
三、社会风气浮躁和功利化 | 第42-43页 |
四、大学生心智不成熟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南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实践探索 | 第45-55页 |
第一节 巩固家庭教育在生命观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 第45-47页 |
一、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 第45页 |
二、营造重视生命的家庭氛围 | 第45-46页 |
三、选择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 第46-47页 |
第二节 打牢高校教育在生命观教育中的决定性作用 | 第47-51页 |
一、增强生命观教育意识 | 第47-48页 |
二、开展生命观教育科学理论研究 | 第48页 |
三、开设系统的生命观教育课程 | 第48页 |
四、加强生命观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 第48-49页 |
五、丰富生命观教育内容 | 第49-51页 |
六、完善健康心理咨询机制 | 第51页 |
第三节 确保社会在生命观教育中的源头地位 | 第51-52页 |
一、提倡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 第51页 |
二、建立健全生命教育机构 | 第51-52页 |
三、完善网络媒体对生命观的正确引导 | 第52页 |
第四节 提升大学生在生命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 第52-55页 |
一、主动学习拓展生命宽度 | 第52-53页 |
二、积极锻炼提高生命质量 | 第53页 |
三、自我教育提高抗挫折能力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