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2页 |
·期货定价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特征的研究 | 第15-17页 |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7-19页 |
·主要类别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研究 | 第19-22页 |
·已有研究评述 | 第22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2-24页 |
·研究目标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24-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创新点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大宗商品价格选择依据及理论分析 | 第27-39页 |
·大宗商品相关概念界定 | 第27-30页 |
·大宗商品概念 | 第27页 |
·大宗商品分类 | 第27-29页 |
·我国主要期货品种对外依存度 | 第29-30页 |
·大宗商品定价方式 | 第30页 |
·大宗商品与期货市场 | 第30-31页 |
·期货市场本质 | 第30页 |
·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功能 | 第30-31页 |
·大宗商品现货与期货市场的关系 | 第31页 |
·主要大宗商品定价中心 | 第31-36页 |
·大豆市场的定价中心 | 第31-33页 |
·铜市场的定价中心 | 第33-34页 |
·原油市场的定价中心 | 第34-36页 |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预处理 | 第36页 |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差异性的理论分析 | 第36-38页 |
·流动性偏好 | 第36-37页 |
·供需弹性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其差异性的初步分析 | 第39-53页 |
·大宗商品价格总指数波动特征 | 第39-42页 |
·大宗商品价格总指数持续上涨阶段 | 第39-40页 |
·大宗商品价格总指数剧烈波动阶段 | 第40页 |
·大宗商品价格总指数持续下降阶段 | 第40-42页 |
·大宗商品价格分类指数波动的差异性 | 第42-45页 |
·食品类与工业原材料类指数的趋势背离 | 第42页 |
·工业原材料类指数的持续上涨与食品类指数的周期波动 | 第42-43页 |
·大宗商品价格分类指数波动幅度的差异性 | 第43-45页 |
·主要品种价格波动差异性比较 | 第45-52页 |
·原油价格波动特征 | 第45-47页 |
·铜的价格波动特征 | 第47-49页 |
·大豆价格波动特征 | 第49-50页 |
·主要品种价格波动的差异性比较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分解及差异性比较 | 第53-74页 |
·研究方法 | 第53-57页 |
·协整关系检验 | 第53-54页 |
·季节性调整方法评价与选择 | 第54-55页 |
·时间序列谱方法评价与选择 | 第55-56页 |
·折点方法评价与选择 | 第56-57页 |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单变量自回归模型(MS-AR) | 第57页 |
·数据说明及预处理 | 第57页 |
·实证结果与比较 | 第57-73页 |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协整关系检验 | 第57-59页 |
·大宗商品价格季节性成分波动特征比较 | 第59-62页 |
·大宗商品价格随机成分波动特征比较 | 第62-64页 |
·大宗商品价格趋势成分波动特征比较 | 第64-65页 |
·大宗商品价格周期成分波动特征比较 | 第65-69页 |
·基于MS-AR模型的大宗商品价格周期成分实证分析 | 第69-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74-83页 |
·研究方法 | 第74-75页 |
·向量自回归模型 | 第74-75页 |
·脉冲响应函数 | 第75页 |
·方差分解 | 第75页 |
·数据选取 | 第75-76页 |
·数据选择及来源 | 第76页 |
·数据时间维度选择 | 第76页 |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76-82页 |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第77页 |
·大宗商品价格VAR模型构建 | 第77-79页 |
·大宗商品价格脉冲响应比较分析 | 第79-81页 |
·大宗商品价格方差分解比较分析 | 第81页 |
·大宗商品价格VAR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差异性分析 | 第83-104页 |
·原油价格波动形成机制 | 第83-90页 |
·生产特征及供给状况 | 第83-84页 |
·消费特征及需求状况 | 第84-86页 |
·消费需求波动主导原油价格周期波动 | 第86-90页 |
·铜的价格波动形成机制 | 第90-98页 |
·生产特征及供给状况 | 第90页 |
·消费特征及需求状况 | 第90-92页 |
·投资需求波动主导铜价周期波动 | 第92-98页 |
·大豆价格波动形成机制 | 第98-103页 |
·生产特征及供给状况 | 第98-99页 |
·消费特征及需求状况 | 第99-100页 |
·产量波动引起大豆价格周期波动 | 第100-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相关建议 | 第104-106页 |
·主要结论 | 第104页 |
·本文的应用及相关建议 | 第104-105页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作者简介 | 第115-116页 |
附录 | 第116-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