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论文--硅Si论文

DNA介导的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的药物控释与生物传感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附录 常用缩写一览表第10-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48页
   ·介孔二氧化硅的概述第15页
   ·介孔二氧化硅的分类与制备第15-19页
     ·六方相(Hexagonal)的MCM-41合成第16-17页
     ·三维(3D)的MCM-48合成第17页
     ·二维(2D)六边形SBA-15的合成第17页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第17-18页
     ·核壳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第18-19页
   ·介孔二氧化硅的表面功能化第19-20页
   ·介孔二氧化硅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第20-43页
     ·纳米颗粒控制的释放第20-24页
     ·生物大分子控制的释放第24-29页
     ·脂质体第29-30页
     ·糖类第30-31页
     ·有机分子控制的释放第31-38页
     ·聚合物控制的释放第38-40页
     ·其它释放体系第40-43页
   ·介孔二氧化硅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第43-46页
     ·介孔二氧化硅为信号单元载体第43-44页
     ·介孔二氧化硅为化学反应器第44-46页
   ·本论文构思第46-48页
第2章 DNA介导原位可控生长银纳米颗粒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的研究第48-64页
   ·前言第48-49页
   ·实验部分第49-51页
     ·试剂及仪器第49页
     ·银纳米颗粒的DNA模板法合成第49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第49-50页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合成第50页
     ·异氰酸酯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合成第50页
     ·DNA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合成第50页
     ·罗丹明 6G的装载及银纳米颗粒包覆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第50页
     ·罗丹明 6G的释放第50-51页
     ·细胞毒性考察第51页
     ·共聚焦荧光成像分析第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63页
     ·银纳米颗粒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的设计第51-52页
     ·银纳米颗粒的DNA模板法合成及表征第52-53页
     ·银纳米颗粒包覆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和表征第53-58页
     ·GSH响应控制释放行为第58-60页
     ·细胞内GSH诱导释放研究第60-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3章 DNA介导GSH响应的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可视化药物控释研究第64-82页
   ·前言第64页
   ·实验部分第64-67页
     ·试剂及仪器第64-65页
     ·DNA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合成第65页
     ·紫杉醇的装载及银纳米颗粒包覆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第65-66页
     ·介孔二氧化硅表面PEG化及核酸适配体的修饰第66页
     ·介孔二氧化硅开孔效率考察及紫杉醇的释放第66页
     ·介孔二氧化硅载体对细胞毒性的考察第66页
     ·载体颗粒的细胞吞噬与共定位研究第66-67页
     ·载体颗粒的活体成像与治疗研究第67页
   ·结果与讨论第67-81页
     ·可视化靶向控制释放体系的设计第67-68页
     ·可视化靶向控制释放体系的合成与表征第68-70页
     ·GSH响应控制释放行为第70-74页
     ·纳米颗粒的特异性识别与靶向内吞行为第74-76页
     ·细胞内的GSH控制释放行为第76-78页
     ·细胞内的治疗效果评价第78-79页
     ·活体内的释放与治疗效果评价第79-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4章 DNA介导分子自组装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的活体内H_2O_2成像分析第82-99页
   ·前言第82页
   ·实验部分第82-86页
     ·试剂及仪器第82-83页
     ·PTAD衍生物的制备第83-84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第84页
     ·F_(DNA)/PTAD的光谱测试条件第84页
     ·DNA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合成第84页
     ·二茂铁分子的装载与Fc@MSN-F_(DNA)/PTAD的制备第84-85页
     ·Fc@MSN-F_(DNA)/PTAD表面DNA的抗酶切稳定性第85页
     ·过氧化氢和其它活性氧的检测第85页
     ·细胞毒性考察第85页
     ·共聚焦荧光成像及流式细胞分析第85-86页
     ·小鼠荧光成像分析第86页
   ·结果与讨论第86-98页
     ·H_2O_2传感器的设计原理第86-87页
     ·F_(DNA)/PTAD复合探针的设计及性能研究第87-89页
     ·H_2O_2传感器的制备和表征第89-90页
     ·H_2O_2传感器的稳定性考察第90-92页
     ·H_2O_2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第92-93页
     ·传感器的细胞内检测H_2O_2第93-96页
     ·传感器在动物实体内检测H_2O_2第96-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5章 DNA介导H_2O_2响应的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可视化靶向药物控释研究第99-115页
   ·前言第99页
   ·实验部分第99-102页
     ·试剂及仪器第99-100页
     ·PTAD衍生物的制备第100页
     ·异氰酸酯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合成第100页
     ·Fc/PTX@MSN-F_(AS1411)/PTAD的制备第100页
     ·Fc/PTX@MSN-F_(AS1411)/PTAD表面DNA的抗酶切稳定性第100-101页
     ·细胞毒性考察第101页
     ·共聚焦荧光成像第101页
     ·流式细胞分析开孔效率第101页
     ·流式双染试剂盒分析细胞毒性第101-102页
     ·载体颗粒的活体成像与治疗研究第102页
   ·结果与讨论第102-114页
     ·过氧化氢响应的可视化药物控释体系的设计第102-103页
     ·可视化靶向控制释放体系的合成及表征第103-105页
     ·体系的封堵效果和H_2O_2刺激释放行为第105-106页
     ·体系的稳定性第106-107页
     ·体系的靶向性第107-108页
     ·体系的体外开孔行为第108-110页
     ·体系的细胞内释放行为第110-112页
     ·体系在活体内的治疗效果评价第112-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结论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42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下一篇:聚合物修饰的纳米通道膜中物质的传输及其分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