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钴配合物吸收液处理氮氧化物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危害第9-10页
     ·氮氧化物的来源第9页
     ·氮氧化物的危害第9-10页
   ·烟气脱氮技术的进展第10-15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第10-11页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第11页
     ·催化分解法第11页
     ·吸附法第11-12页
     ·氧化吸收法第12页
     ·生物法第12-13页
     ·液相络合吸收法第13-15页
   ·膜吸收法概述第15-16页
     ·膜吸收装置及传质过程第15-16页
     ·气体膜吸收法研究进展第16页
   ·课题背景、内容及创新点第16-18页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6-17页
     ·课题内容第17页
     ·课题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实验装置、步骤、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第18-28页
   ·引言第18页
   ·实验装置及步骤第18-20页
     ·钴配合物络合吸收NO初探实验第18页
     ·膜吸收法处理NO实验第18-19页
     ·钴配合物吸收液的再生实验第19-20页
     ·钴配合物吸收NO机理探究实验第20页
   ·膜吸收传质过程第20-22页
     ·总传质方程的推导第20-21页
     ·管程传质特性第21-22页
     ·膜相传质系数第22页
     ·壳程传质特性第22页
   ·分析与检测第22-25页
     ·NO浓度检测第22-23页
     ·Co~(2+)的检测第23-24页
     ·NO_2~--N和NO_3~--N的检测第24-25页
     ·NH_4~+-N的检测第25页
   ·实验数据处理第25-28页
     ·NO气体浓度的计算第25-26页
     ·NO吸收率(h)第26页
     ·吸收液NO吸收容量第26页
     ·总传质系数第26-27页
     ·Co~(3+)的转化率第27-28页
第三章 钴配合物液相络合脱除NOx初探第28-37页
   ·引言第28页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第28-29页
     ·实验主要试剂第28页
     ·实验主要仪器第28-29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9-35页
     ·半胱氨酸合钴(Ⅱ)吸收NO初探结果第29-30页
     ·蛋氨酸合钴(Ⅱ)吸收NO初探结果第30-33页
     ·巯基丙酸合钴(Ⅱ)吸收NO初探结果第33-35页
     ·半胱氨酸合钴、蛋氨酸合钴和巯基丙酸合钴NO吸收效果比较第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巯基丙酸合钴(Ⅱ)络合吸收NOx废气第37-51页
   ·引言第37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7-38页
     ·主要实验试剂第37页
     ·主要仪器第37-38页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参数第38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8-49页
     ·巯基丙酸合钴(Ⅱ)膜吸收法吸收NO的影响因素第38-45页
     ·巯基丙酸合钴(Ⅱ)再生研究第45-48页
     ·巯基丙酸合钴(Ⅱ)络合吸收NO机理研究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蛋氨酸合钴(Ⅱ)膜吸收法络合吸收NOx废气第51-64页
   ·引言第51页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第51-52页
     ·主要实验试剂第51页
     ·主要仪器第51-52页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参数第52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2-62页
     ·蛋氨酸合钴膜(Ⅱ)吸收法吸收NO的影响因素第52-58页
     ·蛋氨酸合钴(Ⅱ)再生研究第58-61页
     ·蛋氨酸合钴(Ⅱ)络合吸收NO机理研究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主要结论第64-65页
 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蒙脱土的制备及催化长链酸酯化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稳定皮克林乳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