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第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第11-13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第2章 建筑风环境特性分析 | 第16-25页 |
·近地面风的特性 | 第16-17页 |
·建筑风环境特性 | 第17-18页 |
·风环境优化的作用 | 第18页 |
·建筑风环境评估标准 | 第18-22页 |
·相对舒适度评估标准 | 第18-21页 |
·风速概率统计评估标准 | 第21页 |
·风速比评估标准 | 第21-22页 |
·户外行人活动区风速控制性指标确定 | 第22页 |
·大学园区风环境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自然因素 | 第22-23页 |
·人工因素 | 第23-24页 |
·软件的选用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山东建筑大学校园风环境模拟研究 | 第25-60页 |
·山东建筑大学概况 | 第25-27页 |
·济南地区气候特点 | 第27-28页 |
·济南市气象特征 | 第27页 |
·多年平均风向频率 | 第27页 |
·风速参数选择 | 第27-28页 |
·相关模拟条件的确定 | 第28-30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8页 |
·计算区域的确定 | 第28-29页 |
·网格划分 | 第29页 |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29-30页 |
·山东建筑大学现状风环境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0-45页 |
·夏季 | 第30-34页 |
·过渡季 | 第34-38页 |
·冬季 | 第38-42页 |
·山东建筑大学校园风环境实测 | 第42-45页 |
·山东建筑大学规划方案建筑风环境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5-58页 |
·夏季 | 第46-50页 |
·过渡季 | 第50-54页 |
·冬季 | 第54-58页 |
·山东建筑大学风环境的思考 | 第58-59页 |
·山东建筑大学风环境特征总结 | 第58-59页 |
·山东建筑大学风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大学园区风环境优化策略 | 第60-91页 |
·校园整体规划策略 | 第60-62页 |
·校园道路优化策略 | 第60-61页 |
·校园开敞空间布置 | 第61-62页 |
·建筑群布局策略 | 第62-66页 |
·建筑群迎风面边界开口优化 | 第62-63页 |
·建筑群高度组合形式 | 第63-64页 |
·建筑朝向优化策略 | 第64-66页 |
·单体建筑优化策略 | 第66-69页 |
·建筑迎风面拐角高速风优化策略 | 第66页 |
·建筑迎风面低速风区优化策略 | 第66-67页 |
·建筑风影区优化策略 | 第67-69页 |
·景观布局策略 | 第69-75页 |
·绿化布置 | 第69-73页 |
·水体布局 | 第73-74页 |
·山体利用 | 第74-75页 |
·大学园区风环境优化策略的应用—山东建筑大学风环境优化 | 第75-79页 |
·校园整体布局优化 | 第75-76页 |
·校园建筑群布局优化 | 第76-77页 |
·校园单体建筑优化 | 第77-78页 |
·校园景观利用 | 第78-79页 |
·山东建筑大学风环境优化方案模拟对比分析 | 第79-90页 |
·夏季 | 第81-84页 |
·过渡季 | 第84-87页 |
·冬季 | 第87-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5章 结论与不足之处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后记 | 第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