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形态学论文

马来假吸血蝠和大足鼠耳蝠超声波束形成结构的数值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研究历史和背景第10-12页
   ·蝙蝠的声呐系统第12-15页
     ·蝙蝠的声信号类型和特征第12-13页
     ·蝙蝠的声呐系统构成第13-14页
     ·蝙幅声呐系统的识别分辨率第14-15页
   ·蝙蝠声呐系统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蝙蝠解剖学第15-16页
     ·蝙蝠声音信号测量第16页
     ·蝙蝠发射接收声场的研究第16-17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20页
 参考文献第20-24页
第2章 研究方法第24-44页
   ·蝙蝠样本的捕获第24-25页
   ·马来假吸血蝠与其鼻叶结构第25页
   ·大足鼠耳蝠与其头部结构第25-26页
   ·三维数字模型的构建第26-30页
     ·微型CT扫描第26-27页
     ·扫描图像的处理第27-28页
     ·三维数字结构及其表示方法第28-30页
   ·声场计算方法第30-37页
     ·时域有限差分法第30-36页
     ·基尔霍夫积分第36-37页
   ·计算结果的表示方法第37-40页
     ·近场瞬时声压幅值和声压振幅第37-38页
     ·远场辐射波瓣图第38-39页
     ·辐射波瓣图的方向性因子和方向性指数第39页
     ·辐射波瓣图方向性相关系数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第3章 马来假吸血蝠鼻叶的声学功能第44-48页
   ·计算结果第44-46页
     ·近场声压幅度分布第44-45页
     ·远场辐射波瓣图第45-46页
     ·远场辐射波瓣图的方向性相关系数第46页
   ·讨论和结论第46-48页
第4章 大足鼠耳蝠嘴巴张开角度对声场的影响第48-52页
   ·计算结果第48-51页
     ·近场声压幅度分布第48-49页
     ·远场辐射波瓣图第49页
     ·辐射波瓣图方向性指数第49-51页
   ·讨论和结论第51-52页
第5章 总结和展望第52-55页
   ·研究工作内容总结第52-53页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第53页
   ·研究工作展望第53-55页
后记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便携式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试仪的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大学园区风环境模拟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