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实施推广的体制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节能减碳与城镇化 | 第11-12页 |
·绿色建筑实施绩效 | 第12-13页 |
·推广体制机制障碍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绿色建筑发展与推广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论文篇章结构 | 第20-21页 |
第2章 绿色建筑实施推广体制机制界定与分析 | 第21-31页 |
·推广体制与机制界定 | 第21-25页 |
·体制机制概念辨析 | 第21-23页 |
·绿色建筑推广体制机制的内涵与外延 | 第23-25页 |
·利益相关主体“责-权-利-障碍”分析 | 第25-27页 |
·利益相关主体分析 | 第25-26页 |
·责任归属分析及划分原则 | 第26-27页 |
·利益相关方耦合关联分析 | 第27-28页 |
·实施推广体制机制再思考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绿色建筑实施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9页 |
·系统动力学视角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4页 |
·系统及子系统 | 第31-32页 |
·模型及边界 | 第32-33页 |
·反馈及因果回路图 | 第33-34页 |
·面向绿色建筑推广的系统分析 | 第34-37页 |
·子系统分析 | 第34-36页 |
·因果回路图分析 | 第36-37页 |
·原因树分析 | 第37页 |
·模型分析与思考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面向管理体制的经济激励研究 | 第39-49页 |
·绿色建筑推广阻力分析 | 第39-42页 |
·准公共性与外部经济分析 | 第39-41页 |
·实施进程的市场机制分析 | 第41-42页 |
·激励机制的博弈分析与判断 | 第42-47页 |
·模型假设 | 第43-44页 |
·模型分析 | 第44-45页 |
·数据模拟及讨论 | 第45-47页 |
·政府经济激励的对策与建议 | 第47-48页 |
·激励机制体系完善 | 第47页 |
·技术体系完善 | 第47页 |
·消费者购买引导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面向运行机制的需求因素体系研究 | 第49-60页 |
·绿色建筑需求因素的识别与体系建立 | 第49-54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 第49-51页 |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51-52页 |
·需求因素识别的主要方法 | 第52-53页 |
·需求因素分类指标体系 | 第53-54页 |
·需求因素权重测试与划分 | 第54-56页 |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第54-55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第55页 |
·数据的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需求因素分级与评价 | 第56-59页 |
·分级原则与结果 | 第56-57页 |
·分级后讨论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我国绿色建筑实施推广的制度分析 | 第60-70页 |
·制度与绿色建筑 | 第60-62页 |
·制度与经济行为 | 第60-61页 |
·绿色建筑制度体系 | 第61-62页 |
·政策功能与关联体系分析 | 第62-64页 |
·强制性政策分析 | 第62-63页 |
·激励性政策分析 | 第63-64页 |
·绿色建筑制度体系分析 | 第64-67页 |
·面向项目全过程的分析框架 | 第64-65页 |
·绿色建筑实施阻碍 | 第65-66页 |
·现行制度体系分析 | 第66-67页 |
·现行政策不足与建议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3页 |
·主要观点与结论 | 第70-71页 |
·可能创新点 | 第71页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附录 | 第78-83页 |
后记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