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方城历史街区景观整体性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历史背景下的我国历史街区景观设计的发展 | 第10页 |
·时代背景下的景观整体性理论被提出 | 第10页 |
·现实背景下的沈阳方城历史街区景观整体性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历史街区景观设计的研究概况及趋势 | 第12-16页 |
·国外城市景观设计到历史街区景观整体性保护 | 第12-14页 |
·国内历史街区景观设计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的差异 | 第15-16页 |
·研究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的范围 | 第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历史街区景观的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景观和城市景观 | 第18页 |
·历史街区 | 第18-19页 |
·历史街区景观 | 第19页 |
·城市景观设计要素与特性 | 第19-20页 |
·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 | 第19-20页 |
·城市景观的特性 | 第20页 |
·历史街区景观的相关思想与理论 | 第20-21页 |
·思想体系发展 | 第20-21页 |
·景观整体性理论 | 第21页 |
·历史街区景观整体性特质 | 第21-23页 |
·景观的空间网络结构 | 第22页 |
·空间景观的特征要素 | 第22页 |
·建筑空间的分布格局 | 第22页 |
·建筑尺度的整体和谐 | 第22页 |
·建筑细部特征的协调性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可借鉴的案例分析 | 第24-37页 |
·国内案例 | 第24-31页 |
·平遥古城景观的"完整性"保护 | 第24-27页 |
·上海田子坊景观改造 | 第27-28页 |
·上海"义品村"历史街区景观整体性保护研究 | 第28-29页 |
·大唐芙蓉园 | 第29-31页 |
·国外案例 | 第31-34页 |
·英国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战略性眺望景观规划 | 第31-32页 |
·日本古镇岐阜县古川町历史社区复苏 | 第32-33页 |
·日本犬山市古城重建 | 第33页 |
·法国南特历史保护区城市总体特色的维护 | 第33-34页 |
·国内外案例分析总结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沈阳方城历史街区景观现状 | 第37-50页 |
·沈阳方城历史街区概况 | 第37-38页 |
·方城位置及区位分析 | 第37页 |
·方城景观的历史沿革 | 第37-38页 |
·方城内景观现状 | 第38-44页 |
·方城的景观用地现状及分布 | 第38-40页 |
·边界 | 第40-41页 |
·景观节点 | 第41-42页 |
·开放空间 | 第42-43页 |
·历史空间景观格局和遗址遗存 | 第43-44页 |
·沈阳方城历史街区的景观整体性特质分析 | 第44-48页 |
·景观空间网络结构 | 第44-45页 |
·空间景观特征要素 | 第45-46页 |
·建筑空间的分布格局 | 第46页 |
·建筑尺度与其的整体和谐 | 第46-47页 |
·建筑细部特征的协调性 | 第47-48页 |
·沈阳方城历史街区景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48-49页 |
·方城边界模糊 | 第48页 |
·空间尺度不和谐 | 第48-49页 |
·建筑细部缺乏协调性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方城历史街区景观整体性设计原则与对策 | 第50-71页 |
·方城发展的定位 | 第50页 |
·沈阳方城历史街区景观整体性设计原则 | 第50-53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50页 |
·原真性原则与解释性原则合理分配 | 第50-52页 |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原则 | 第52页 |
·保护与发扬相结合原则 | 第52-53页 |
·沈阳方城历史街区景观整体性设计对策 | 第53-70页 |
·沈阳方城历史街区景观结构设计对策 | 第53-63页 |
·沈阳方城历史街区景观要素设计对策 | 第63-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