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英台地区石油地质特征 | 第10-18页 |
·概况 | 第10-11页 |
·油藏地质特征 | 第11-18页 |
·构造、断裂特征 | 第11页 |
·地层和沉积特征 | 第11-13页 |
·储集层特征描述 | 第13页 |
·油藏类型和流体性质 | 第13-18页 |
第二章 应用热解色谱、气相色谱识别油水层方法 | 第18-29页 |
·岩石热解色谱分析技术 | 第18-23页 |
·岩石地化热解分析原理 | 第18-19页 |
·含油气总量ST 的计算 | 第19页 |
·PS 指数及油产率指数OPI 的计算 | 第19页 |
·HPI 的计算 | 第19-20页 |
·原油粘度、密度预测方法 | 第20页 |
·热解法计算孔隙度 | 第20-22页 |
·钻井取心与井壁取心样品的地化热解校正 | 第22页 |
·应用热解色谱及有机碳分析资料计算含油饱和度方法 | 第22-23页 |
·气相色谱分析技术 | 第23-29页 |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 | 第23-24页 |
·气相色谱分析参数的求取 | 第24页 |
·应用气相色谱分析谱图识别油水层的基本方法 | 第24页 |
·不同产液性质储层气相色谱谱图基本特征 | 第24-25页 |
·英台地区储层油层、油水同层、水层气相色谱分析谱图特征 | 第25-29页 |
第三章 应用荧光显微图像特征识别油水层基本方法 | 第29-33页 |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9页 |
·基本原理 | 第29页 |
·基本构成 | 第29页 |
·制片流程 | 第29页 |
·英台地区油层、油水层、水层荧光显微图像特征 | 第29-33页 |
·英台地区油层荧光显微图像特征 | 第29-31页 |
·英台地区油水同层荧光显微图像特征 | 第31-32页 |
·英台地区水层荧光显微图像特征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英台地区油水层综合解释评价方法 | 第33-46页 |
·储层半定量评价参数的求取及其物理意义 | 第33-34页 |
·储层含油性评价参数 | 第33页 |
·储层物性评价参数 | 第33页 |
·储层评价参数的求取及其物理意义 | 第33-34页 |
·英台地区H、S、P、G 油层油水层综合解释评价方法的建立 | 第34-44页 |
·应用测井资料求取含水饱和度与PK 仪分析求取束缚水饱和度建立解释图版 | 第34-35页 |
·应用热解参数结合测井参数建立油水层解释标准 | 第35-44页 |
·油层静态产能预测方法 | 第44-46页 |
·So—H0×Φe 产能评价图版建立 | 第44-45页 |
·RT/Q-H0×Φe 产能评价图版的建立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应用效果分析 | 第46-57页 |
·较大的提高了油水层解释符合率 | 第46页 |
·提供了油田开发所需的重要参数 | 第46-47页 |
·油层产能预测方法为确定油层开发效果提供了参考依据 | 第47-54页 |
·英852 井葡萄花油层67、69-73 号层 | 第47-50页 |
·英66-S3 井高台子油层74、75 号层 | 第50-52页 |
·英112 井扶余油层105 号层 | 第52-54页 |
·解决了开发井疑难储层油水层识别难题,弥补了测井资料的不足 | 第54-57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57-58页 |
1.结论 | 第57页 |
2.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论文摘要 | 第6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