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内容以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区块概况 | 第11-13页 |
·地质概况 | 第11-12页 |
·开发历程 | 第12页 |
·开发现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精细构造研究 | 第13-22页 |
·地震数据加载 | 第13页 |
·层位精确标定 | 第13-14页 |
·层位追踪 | 第14-15页 |
·断层的解释 | 第15-18页 |
·变速成图 | 第18页 |
·提交地震解释成果 | 第18-22页 |
第三章 储层细分对比 | 第22-24页 |
·储层精细对比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沉积微相研究 | 第24-35页 |
·沉积微相研究的技术方法 | 第24页 |
·区域沉积背景 | 第24页 |
·取心井岩心描述 | 第24-26页 |
·取心井岩心微相描述 | 第26-28页 |
·微相的测井响应模式 | 第28-31页 |
·利用测井曲线划分单井相,利用动态资料验证单井相 | 第31页 |
·利用沉积微相纵、横向共生组合关系确定沉积微相带分布 | 第31-35页 |
第五章 非均质性评价 | 第35-37页 |
·层内非均质性 | 第35页 |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 第35-37页 |
第六章 油水界面认识 | 第37-39页 |
第七章 剩余油认识 | 第39-43页 |
·剩余油概念 | 第39页 |
·剩余油形成机理 | 第39-40页 |
·剩余油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剩余油分布特征 | 第41-43页 |
第八章 地质储量核算 | 第43-46页 |
·储层分类评价 | 第43-44页 |
·特征参数选取 | 第44页 |
·储量核算 | 第44-46页 |
第九章 矿场实践 | 第46-50页 |
·井网整体调整 | 第46-47页 |
·编制油井投产方案 | 第47-48页 |
·编制水井投注方案 | 第48页 |
·编制油藏监测方案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详细摘要 | 第5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