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松属植物简介 | 第9页 |
| ·落叶松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落叶松简介 | 第9页 |
| ·落叶松树皮的物理性质 | 第9页 |
| ·落叶松树皮的化学组成 | 第9-10页 |
| ·落叶松树皮的利用 | 第10页 |
| ·多酚发展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植物多酚简介 | 第10-11页 |
| ·多酚的性质 | 第11页 |
| ·多酚的定量方法 | 第11-12页 |
| ·多酚的提取方法 | 第12-13页 |
| ·多酚分离纯化方法 | 第13-14页 |
| ·多酚的生理功能 | 第14-16页 |
| ·多酚的应用 | 第16页 |
| ·抗氧化作用简介 | 第16-18页 |
| ·自由基 | 第17页 |
| ·抗氧化剂简介 | 第17页 |
| ·植物多酚抗氧化剂的开发 | 第17-18页 |
|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8-19页 |
| 2 落叶松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 第19-30页 |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 ·实验方法 | 第19-22页 |
| ·原料的预处理 | 第19页 |
| ·制作多酚标准曲线与多酚含量的测定 | 第19-20页 |
| ·落叶松多酚的提取方法 | 第20页 |
| ·落叶松多酚提取工艺的单因素实验 | 第20-21页 |
| ·响应面法优化落叶松多酚提取工艺 | 第21-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9页 |
|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 | 第22页 |
| ·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22-23页 |
| ·落叶松多酚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 | 第23-26页 |
| ·多酚提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分析 | 第26-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落叶松多酚纯化工艺研究 | 第30-43页 |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 ·落叶松多酚含量的测定 | 第30页 |
|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 | 第30页 |
| ·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解析与大孔树脂的筛选 | 第30-31页 |
| ·大孔树脂的动态吸附与解析 | 第31-32页 |
| ·落叶松多酚纯化工艺的单因素实验 | 第32-33页 |
| ·大孔树脂纯化落叶松多酚的响应面优化实验 | 第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2页 |
| ·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特性 | 第33-34页 |
| ·大孔树脂的静态解析特性 | 第34-35页 |
| ·大孔树脂的动态吸附解析实验 | 第35-38页 |
| ·多酚纯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分析 | 第38-41页 |
| ·多酚纯化液的高效液相分析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4 落叶松多酚的抗氧化活性 | 第43-50页 |
|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 ·落叶松多酚的提取与纯化 | 第43页 |
| ·落叶松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 | 第43-4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 ·落叶松树皮多酚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45-46页 |
| ·落叶松树皮多酚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46-47页 |
| ·落叶松树皮多酚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47页 |
| ·过氧化氢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47-48页 |
| ·落叶松树皮多酚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5 多酚与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研究 | 第50-56页 |
|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 ·落叶松多酚物质的制备 | 第50页 |
| ·螯合率的测定方法 | 第50页 |
| ·落叶松多酚螯合工艺的单因素实验 | 第50-51页 |
| ·螯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 第5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 ·松多酚螯合物的检测 | 第51页 |
| ·螯合反应的单因素试验 | 第51-53页 |
| ·螯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