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停煎剂对拟多动症大鼠脑组织CaM和血清IP3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理论探讨 | 第10-28页 |
1 祖国医学对 ADHD 的认识 | 第10-17页 |
·古医籍对 ADHD 病证的相关记载 | 第10页 |
·中医对 ADHD 的病因的认识 | 第10-11页 |
·中医对 ADHD 病机的认识 | 第11-12页 |
·中医对 ADHD 治疗的认识 | 第12-17页 |
2 现代医学对 ADHD 的认识 | 第17-22页 |
·流行病学概况 | 第17-18页 |
·ADHD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8-21页 |
·ADHD 的诊断方法 | 第21-22页 |
3 ADHD 的治疗 | 第22-28页 |
·药物治疗 | 第22-26页 |
·非药物治疗 | 第26-28页 |
实验研究 | 第28-3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实验动物 | 第28页 |
·药品及试剂 | 第28页 |
·实验器材及检测设备 | 第28-2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动物模型的制备 | 第29页 |
·动物分组及给药 | 第29页 |
·指标观察与测定 | 第29-31页 |
·统计方法 | 第3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1-34页 |
·一般状态 | 第31-32页 |
·自发活动次数 | 第32页 |
·多动停煎剂对大鼠的自发活动的影响 | 第32-33页 |
·多动停煎剂对大鼠脑组织 CaM 含量的影响 | 第33页 |
·多动停煎剂对大鼠血清 IP_3含量影响 | 第33-34页 |
4 实验结论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42页 |
1 动物模型评价 | 第35页 |
2 指标的选择依据 | 第35-38页 |
·自发活动次数的选择 | 第35-36页 |
·三磷酸肌醇(IP3)的选择 | 第36-37页 |
·钙调蛋白(CaM)的选择 | 第37-38页 |
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4 对照药物选择 | 第39页 |
5 多动停煎剂的立法依据及组方分析 | 第39-40页 |
·立法依据 | 第39页 |
·组方分析 | 第39-40页 |
6 问题与展望 | 第40-42页 |
·本实验存在问题 | 第40-41页 |
·中医药治疗现状 | 第41页 |
·中医药实验研究展望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一 | 第46-48页 |
附录二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