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2页 |
| (一)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三)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一、 雷锋和雷锋精神概述 | 第12-17页 |
| (一) 雷锋生平简介 | 第12-13页 |
| (二) 雷锋精神的提炼概括 | 第13-14页 |
| (三) 雷锋精神的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 二、 学习雷锋精神 50 年的历史回顾 | 第17-26页 |
| (一) 学雷锋活动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17-18页 |
| (二) 学习雷锋 50 年的历史发展进程 | 第18-21页 |
| (三) 学习雷锋和雷锋精神的方式方法 | 第21-26页 |
| 三、 学习雷锋 50 年的显著成就与经验教训 | 第26-33页 |
| (一) 50 年来学雷锋活动取得的巨大成就 | 第26-28页 |
| (二) 学习雷锋 50 年的珍贵历史经验 | 第28-30页 |
| (三) 50 年学雷锋活动的历史局限性 | 第30-33页 |
| 四、 进一步提高学雷锋活动实效性的思考 | 第33-37页 |
| (一) 要进一步提高对学雷锋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 第33页 |
| (二) 创造性的开展喜闻乐见、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 | 第33-34页 |
| (三) 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精心组织 | 第34页 |
| (四) 逐步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 第34-35页 |
| (五) 正确有效发挥榜样的示范教育作用 | 第35页 |
| (六)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义工服务等新形式践行雷锋精神 | 第35-37页 |
| 结语 | 第37-38页 |
| 注释 | 第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 后记 | 第41-4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2页 |